「中華文化有意思」發佈會暨體驗日活動

  • 作者:
  • 刊登日期: 2024年7月16日

樂見中華文化的推廣大見成效 ── 

「中華文化有意思發佈會暨體驗日活動」主禮致辭

 

(聯合電子出版)周晟董事兼總經理、各位嘉賓、各位教育界朋友:

今天非常高興出席「中華文化有意思發佈會暨體驗日活動」。多謝周總的邀請,給我機會向大家講幾句話。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無論是看得見的物質文化,看不見的精神文化,又或經長久時間而形成的制度文化,都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是維繫國家、民族團結的重要紐帶。

讓學生認識、體驗、傳承中華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香港曾經被說成「文化沙漠」,大家未必同意,但確實,香港從漁村發展成國際大都會約150年的過程中,西方文化的色彩在社會、特別在上層社會非常濃厚。舉一個例子,我在香港大學讀碩士、博士的時候,中文學院是在陸佑堂的,那裏的男廁尿鬥高高掛在牆上,較矮的中國人小解時是很尷尬的。過去一段頗長的時間,提倡、發揚優秀的傳統中國文化,就只有一小撮「苦心孤詣」的人的努力。

1997年以前,在港英政府的統治下,中華文化隨著政治的因素被冷待、被旁落。然而,被冷待、旁落,不等於被消失。在香港居住的人口中,畢竟以中國人為主,中華文化的蹤影是無處不在的,在社區中保留著各種不同的民俗和建築,例如舞火龍、飄色巡遊、搶包山、打小人,以至食盆菜、訪圍村、拜天後等等。要接觸和認識,只要有心,便會發覺中華文化就在身邊,如同父母一樣,靜靜地等待子女的關注。

傳揚中華文化官呼民應乃成功關鍵

我一直認為,承傳和發揚中華文化,單靠民間的努力,成績是有限的,美好的說法是「尋墜緒之茫茫」和「回狂瀾於既倒」,實質是「單打獨鬥,孤軍難捱」。要成功,最好是由政府提倡、鼓勵和推動,民間大力和應。

現時香港進入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重要時刻,中華文化的推動顯得更為重要。大家有否留意我是以「教育局中小學中國語文課程專責委員會(加強中國文學及文化)主席」的身份出席今次活動的呢?幾年前,教育局為加強中國文學及文化教育,邀請了大、中、小學的代表成立了專責委員會,慎而重之地展開工作。中國文學,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接觸中華文化,最開始、最主要的,自然是通過語文、文學的接觸,學習蘊含豐富文化和品德情意要素的經典,「沈浸濃郁,含英咀華」,在修身、求學、做人、處事等方面都有裨益。

教育局多舉措 培訓師資 贊助學校活動

幾年來,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組通過「經典名句」、「建議篇章」、「書法粵劇」、「問答比賽」、「文化之旅」,並與民間組織如「學海書樓」、「粵語正音推廣協會」,大專院校如「香港能仁專上學院」、「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大學」等合辦活動,積極推展「教師培訓」。有些宣傳工作,不單製作書簽、小文具,甚至拍短片,在地鐵站、公共交通工具上展示大型畫報。今年3月底,更為每所公營學校及直資學校發放三十萬元「推廣中華文化體驗活動一筆過津貼」,以助學校舉辦各種中華文化的相關活動,讓學生進一步受惠。

根據本人所接觸和聽取教育局的彙報,很多學校都大力展開工作:深化的課程改革、應時文化活動的舉辦、中華文化室的建立、內地文化交流團的組織、個別學校到眾多學校的合作等等,百花齊放。說得出的都有學校在嘗試。

當然,教師工作量的增加與教師家庭生活的平衡是要兼顧的。外間的資源服務便是最好的潤滑劑,「中華文化有意思」以至聯合電子出版的相關資源,相信對教師的幫助會很大。

祝願在共同的努力下,中華文化的推廣,其意義、其價值、其成效一定取得更好更大的結果和影響。多謝各位。祝活動成功,大家身心康泰。謝謝!

(作者為教育局中小學中國語文課程專責委員會(加強中國文學及文化)主席)

 

聯合出版集團融匯傳統與科技 新手法追求「中華文化有意思」

6月6日,聯合出版集團融合出版品牌「中華文化有意思」在港發佈。集團旗下聯合電子出版聯同聯合新零售融合出版專案,致力於以數字科技促進中華文化全球傳播。專案順應Web3.0時代傳播新特徵,虛實結合,通過紙質書、電子書、音視頻、AI、VR、AR、MR、文創、手工等多種形態,向青少年展現中華文化的美好和趣味,激發新一代帶著興趣學習瞭解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 

AR/VR看華夏 二十四節氣MR互動

發佈會兼體驗日當天,現場展區分為「虛境」、「幻界」、「樂學」、「悅聽」、「墨香」、「匠心」六個主題,展出包括AR/VR看華夏、二十四節氣MR互動、紅樓夢數字展、智能伴讀機器人、中華文化閱聽圖書館、特藏書展覽、民間紙藝、中華非遺手工等特色內容。通過虛實結合的方式,將蘊含東方智慧和美學的傳統文化與Web3.0時代的傳播特徵相融合。

 

 

(此文曾刊載於《華夏教育》第十九期,20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