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算法:淺談語文科中人工智能工具不能教育學生的關鍵領域 作者: 吳曆恒(教育學院畢業同學會會長) 刊登日期: 2024年10月16日 關鍵詞: #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語文共時性#「文以載道」#培養思考、解難能力在人工智能的發展歷史中,它總能不斷滿足人類對它的幻想和需要,甚至在人類作為萬物之靈而引以自豪的一些領域。所以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ChatGPT)一面世,又再次引發人們暢想,教人探討在教育領域的無限可能,本文正是從用家前線語文教師角度討論現況和本質問題。欣賞全文
高小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的內容與校本規劃 作者: 甘豔梅(校長、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會長名譽會長)、胡少偉(博士、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秘書)、李少鶴(校長、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會長) 刊登日期: 2024年9月16日 關鍵詞: #家長教育#教師培訓#高小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校本規劃#價值培育為了了解小學同工對開展高小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的看法,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初研)於2020年底成立研究小組開展「香港高小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研究,以了解同工對高小階段生涯規劃的教育內容、推行形式、起動需要、培訓期望及家長教育等方面的看法。欣賞全文
學好中國式現代化 懂國情明命運與共 作者: 胡少偉(博士、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會長) 刊登日期: 2024年8月16日 關鍵詞: #一國兩制# 中國式現代化#人類命運與共#世界百年大變局香港作為一個面向國際的「一國兩制」特區,政府實應多推廣國家的現況和發展方向,使越來越多港人尤其是學生學好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解,從懂國情後明白人類命運與共的理念,並與國家站在一道、共同迎接世界百年大變局的挑戰與機遇!欣賞全文
為教育扶貧添上新工具:家長教育 作者: 劉詠思(蒙特梭利教學培訓師) 刊登日期: 2024年9月16日 關鍵詞: #家長教育# 精准扶貧# 根源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社會應該以家長教育為公益項目,去協助家長智慧的發展,為發展社會最小的元素——嬰幼兒,以此作為基礎的建設。欣賞全文
積極?消極?─《玩轉腦朋友》的正向人生觀 作者: 温炤縉(中文科老師) 刊登日期: 2024年8月16日 關鍵詞: #正向教育#青春期#情緒管理#正確面向不同情境的教育「正向教育」的「正」應非「正面」而是「正確」之意,亦即「正確面向不同情境的教育」。如此一來,孩子們才能更正確地接觸社會和面對困難;老師們才能從旁教育,引導同學思考和採納最恰當的方法。欣賞全文
從「蒙以養正」的角度談嬰幼兒啟蒙師的職業素養 作者: 劉詠思(蒙特梭利教學培訓師) 刊登日期: 2024年9月16日 關鍵詞: #教育工匠#嬰幼兒啓蒙師#啓蒙、養正#品德修養#教師培訓在我國,提到木藝工匠,我們會想到:懂得注重細節、觀察入微、精通物理、重視程式、技術精湛、藝術審美、精雕細琢的魯班師傅。嬰幼兒照護工作需要我們這些教育工匠怎麼做呢?欣賞全文
淺論香港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重要性和策略 作者: 吳善揮(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 德育及公民教育組主任) 刊登日期: 2024年8月16日 關鍵詞: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提升學習表現#實際遭遇的困難#從實踐中學習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除了能建構學校內部的協作文化外,還能有效地解決教學現場的困難,提升學生的學習表現。而最重要的是,這種建基於實際遭遇的困難之專業學習,有利教師應用所學,並從實踐中學習。欣賞全文
光緒年的「家庭教育法」 作者: 劉詠思(蒙特梭利教學培訓師) 刊登日期: 2024年9月16日 關鍵詞: #學前教育法規#配合社會需要#改進民生#孩童健康#國民教育基址#家庭教育中國最早有關學前教育的教育法規【蒙養院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頒定於清末新曆1904年1月13日。先哲們配合當時的需要,為了民生的改進、孩童的健康,由政府向社會宣告養育的準則。欣賞全文
增資訊素養教學支援 全民助學生健康成長 作者: 江浩民(博士、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執委)、胡少偉(博士、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秘書) 刊登日期: 2024年8月16日 關鍵詞: #資訊科技運用#資訊素養#教師培訓#家長教育#專業支援交流平「以理性和負責任的態度運用資訊及資訊科技」是香港小學教育七個學習宗旨的組成部份;教育局已於 2018 年推出《香港學生資訊素養》學習架構,並於 2024 年更新以進一步加強有關資訊評估、預防網絡欺凌、保障個人資料私隱和預防沉迷上網的學習。欣賞全文
發展文創產業 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作者: 陳雪儀(博士、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教育主席) 刊登日期: 2024年10月16日 關鍵詞: #文創產業#藝術交流中心#粵港澳大灣區#資源共享粵港澳大灣區地緣文化相近,經濟相連、生活相近,互補性較強,在文化上融合具有天然的優勢。期望大家努力積極推動香港和大灣區的合作,一起努力發展文創產業。欣賞全文
發展具備人工智能元素的自動數學學習系統 作者: 葉兆庭 (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特許培訓發展學會數學及統計課程總監、博雅國際教育研究院高級講師及華夏書院數學課程主管、深圳菁華中英文實驗中學國際部高中數學科領頭人) 刊登日期: 2024年8月16日 關鍵詞: #數學科學習#人工智能教授#自動學習系統無法重溫的實時大班教學,對學生在數學科的學習較為困難。透過人工智能教授任何難度的中小學程度數學問題,並構建自動數學學習系統,可讓學生隨時有一個如同私人補習老師的人工智能輔助其學習。 欣賞全文
談教師專業操守 (續) 作者: 吳智滙 (香港大學教育政策與社會學部博士研究生、藍田循道衞理小學校董、藍田循道衞理小學校友會主席、華英中學香港校友會副會長) 刊登日期: 2024年9月16日 關鍵詞: #教師形象#社會期望#老師課內、外行為#屢行社會責任#教師專業操守社會大眾對教師的形象、行為有極高的期望,但這並不代表教師的工作只局限於課堂教學。身兼多職並不代表不務正業,而是以不同身分,屢行社會責任,為這個社會作出貢獻,也是活出多姿多彩的人生。欣賞全文
淺談國安教育中的隱性知識 作者: 林樂(愛國教育支援中心副主任) 刊登日期: 2024年8月16日 關鍵詞: #啓蒙老師#國安教育#隱性知識#深層探問#學習動機從小我們就聽過不少學科的大學者,在中、小學階段遇到開啓他們的恩師,令學者們真正愛上一門學問。在愛國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的領域內, 我們衷心期待出現這樣的手藝傳承人。欣賞全文
淺論香港推動中華文化教育的問題和建議 作者: 吳善揮(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 德育及公民教育組主任)、鄭珮珞(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 中四級學生) 刊登日期: 2024年8月16日 關鍵詞: #中華文化教育#融入課程#實踐經驗#體驗式活動#多元評量#教育交流中華文化蘊含豐富的古人智慧,能建構年青一代應有的待人處世態度,值得各級學校大力推廣。在實施中華文化教育時,我們只要找對方法,多加交流,拓寬視野,必定能取得成功。欣賞全文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考生 往内地升学的趋势、动因与挑战 作者: 黃晶榕(香港創知中學校長、華南師範大學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港澳台教材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客座教授)、林闻凯(华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副主任) 刊登日期: 2024年9月16日 關鍵詞: #香港中学文凭试#内地升学#原因#趋势#挑战近年来,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考生前往中国内地升学的趋势日益显著。 文章从推拉理论视角,深入了解这一趋势背后的原因。欣賞全文
我們的學生怎麼了— 功績社會的倦怠與審視 作者: 林樂(愛國教育支援中心副主任) 刊登日期: 2024年9月16日 關鍵詞: #學子身心健康#「功績社會」#享樂主義#從痛苦中得益#人生價值如果說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會有智者提醒我們 — 過於審視的人生是過不下去的。那麼恰如其份的審視是如何發生的?欣賞全文
從「國優計劃」看創科教育的機遇 作者: 林淑操(教聯會理事、香港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副主席、湖北省青聯委員) 刊登日期: 2024年9月16日 關鍵詞: #共享師訓資源#完整教育體系#「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育計劃」#創科教育國家教育部最近公布了第二批納入「國家優秀中小學教師培育計劃」(下簡稱「國優計劃」)的13所試點大學,其中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將是首次以本港高校的身份參加。欣賞全文
做好「幼小學生銜接」的適應 作者: 李少鶴 (校長、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會長)、胡少偉(博士、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秘書)、陳瑞良(校長、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主席) 刊登日期: 2024年7月16日 關鍵詞: #幼稚園#小學#教育階段#自理、情緒及社交能力#家校合作幼稚園與小學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幼兒由高班升讀小一需適應新的環境,認真準備和處理這過渡期。為了解香港「幼小銜接」的現況,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於2021年開展這個「幼小銜接」研究。 欣賞全文
教師與家長對學童運動習慣與健康生活的看法 作者: 陳瑞良(校長、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主席)、蔡曼筠(校長、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副主席)、胡少偉(博士、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秘書) 刊登日期: 2024年6月17日 關鍵詞: #學童運動習慣 #健康生活 #香港初等教育研究會學會 # 研究及建議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於去年初發表了「幼小學童的運動習慣與健康生活」研究,提出了八項改善全港幼小學童運動習慣與建立健康生活的建議。與比同時,該硏亦有若干發現,值得有興趣同工了解和參考。欣賞全文
刻不容緩的「大自然與極地安全」教育 作者: 何建宗 BBS, JP(教授、歐洲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2024_雪龍2訪港」執行委員會主席) 刊登日期: 2024年6月17日 關鍵詞: #大自然教育#可持續發展#「雪龍2」號#極地安全#教育中心自然與人類息息相關,可持續發展是文明和進步之訣!極地關係了地球的氣溫、水資源平衡、洋流動向、遠洋漁業發展、生態多樣性等問題。愛護和保護極地,近年就成為國際人士討論「氣候變化」的焦點。欣賞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