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議題探究
*文章按上版日期排序

議題探究

  • 學好中國式現代化 懂國情明命運與共

    香港作為一個面向國際的「一國兩制」特區,政府實應多推廣國家的現況和發展方向,使越來越多港人尤其是學生學好對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解,從懂國情後明白人類命運與共的理念,並與國家站在一道、共同迎接世界百年大變局的挑戰與機遇!
  • 積極?消極?─《玩轉腦朋友》的正向人生觀

    「正向教育」的「正」應非「正面」而是「正確」之意,亦即「正確面向不同情境的教育」。如此一來,孩子們才能更正確地接觸社會和面對困難;老師們才能從旁教育,引導同學思考和採納最恰當的方法。
  • 淺論香港推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重要性和策略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除了能建構學校內部的協作文化外,還能有效地解決教學現場的困難,提升學生的學習表現。而最重要的是,這種建基於實際遭遇的困難之專業學習,有利教師應用所學,並從實踐中學習。
  • 增資訊素養教學支援 全民助學生健康成長

    「以理性和負責任的態度運用資訊及資訊科技」是香港小學教育七個學習宗旨的組成部份;教育局已於 2018 年推出《香港學生資訊素養》學習架構,並於 2024 年更新以進一步加強有關資訊評估、預防網絡欺凌、保障個人資料私隱和預防沉迷上網的學習。
  • 發展具備人工智能元素的自動數學學習系統

    • 作者: 葉兆庭 (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特許培訓發展學會數學及統計課程總監、博雅國際教育研究院高級講師及華夏書院數學課程主管、深圳菁華中英文實驗中學國際部高中數學科領頭人)
    • 刊登日期: 2024年8月16日
    • 關鍵詞:
    無法重溫的實時大班教學,對學生在數學科的學習較為困難。透過人工智能教授任何難度的中小學程度數學問題,並構建自動數學學習系統,可讓學生隨時有一個如同私人補習老師的人工智能輔助其學習。
  • 淺談國安教育中的隱性知識

    從小我們就聽過不少學科的大學者,在中、小學階段遇到開啓他們的恩師,令學者們真正愛上一門學問。在愛國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的領域內, 我們衷心期待出現這樣的手藝傳承人。
  • 淺論香港推動中華文化教育的問題和建議

    中華文化蘊含豐富的古人智慧,能建構年青一代應有的待人處世態度,值得各級學校大力推廣。在實施中華文化教育時,我們只要找對方法,多加交流,拓寬視野,必定能取得成功。
  • 做好「幼小學生銜接」的適應

    幼稚園與小學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幼兒由高班升讀小一需適應新的環境,認真準備和處理這過渡期。為了解香港「幼小銜接」的現況,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於2021年開展這個「幼小銜接」研究。
  • 教師與家長對學童運動習慣與健康生活的看法

    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於去年初發表了「幼小學童的運動習慣與健康生活」研究,提出了八項改善全港幼小學童運動習慣與建立健康生活的建議。與比同時,該硏亦有若干發現,值得有興趣同工了解和參考。
  • 刻不容緩的「大自然與極地安全」教育

    自然與人類息息相關,可持續發展是文明和進步之訣!極地關係了地球的氣溫、水資源平衡、洋流動向、遠洋漁業發展、生態多樣性等問題。愛護和保護極地,近年就成為國際人士討論「氣候變化」的焦點。
  • 從王維、李白、杜甫三家詩看中華文化的「根」與「魂」(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累積深厚,其中有看得見的物質文化,有看不見的精神文化,有經歷長久而形成的制度文化。三者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但三者之中,貫串著一種精神,我們稱之為「魂」。繼上文論王維詩、李白詩之後,本文續論杜甫詩。
  • 香港教育新發展 — 跟上國內與歐盟的應用科學大學

    本文介紹在歐盟和中國內地實行已久的應用科學(職業)大學及介紹其優點和特徵,解釋為何香港有應用科學大學為明智之舉,用香港的實際情況分析應用科學大學會為香港帶來的好處。
  • 資優教育的迷思

    • 作者: 吳智滙 (香港大學教育政策與社會學部博士研究生、藍田循道衞理小學校董、藍田循道衞理小學校友會主席、華英中學香港校友會副會長)
    • 刊登日期: 2024年7月16日
    • 關鍵詞:
    本地不少教育工作者對資優教育存有誤解。筆者認為教師應該正確、全面認識資優教育,並與校友等持分者合作,才能有效推動校本資優教育發展。
  • 國歌神聖莊嚴 學生要深刻認識

    國旗、國徽及國歌是國家的象徵和標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2017年9月1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並於同年將《國歌法》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為香港奏唱國歌、保護國歌以及推廣國歌訂定清晰條文。
  • 教好特區發展史 同走民族復興路

    香港特別行政區已成立了27周年,令筆者唏噓的不少師生仍弄不清特區發展史,以致學生對香港特區無歸屬感,其一原因是特區政府廿多年來未有要求學生在課程中學好香港特區發展史!
  • 多用生活事例 深入淺出推行法治教育

    今年是「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十周年,亦是國家訂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九周年,《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亦已在香港生效逾2個月。國家安全教育三個主要目標:讓學生知道國安法及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存在;認識法律條文的背景與目的;培養學生明白、遵守及尊重國安法。
  • 從奧運體會如何踏上天才之路?

    成功背後的努力是很重要,天才天分需要透過正確的訓練和練習,才可以慢慢地創造出獨特的才能或者表現能力,期待更多的港人明白這道理,相信會更有效地培育小朋友發揮潛能貢獻社會!
  • 細析《小學教育課程指引》(2024)更新重點與方向

    教育局早於2022年11月公布《基礎教育課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續(小一至小六)》(2014)更新為《小學教育課程指引》(試行版)後,便一直持續積極蒐集學校和社會的多方意見,務求進一步推動課程優化。事經兩年,局方剛公布《小學教育課程指引》(2024)的定稿,正好為業界提供清晰的行動指南,同時掌握最新的課程要點及教學支援。
  • 香港高校可如何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做貢獻?

    本文是2022年度暨南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專案(JDGTT202202)研究成果。探討香港高校具備哪些特點或優勢,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過程中可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