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從藝術活動中認識中華文化

香港是一個中外文化匯聚的國際大都會,近年各級學校都大力推廣中華文化,希望學生自幼認識傳統文化。事實上文化覆蓋了我們的生活,其不但有深遠持久的影響,更潛移默化地影響及塑造了個人的素質、態度和價值觀。華夏傳統文化包含了豐富的精神理念,增強個人民族自信之餘更促進個人全面發展。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匯到教育體系中,貫穿在各個孩子教育、學習及成長的階段,可作為人才培養的過程。

幼稚園教育的六大學習範圍當中「藝術與創意」的內涵,藝術教育在學校中開始普遍地受到重視。因為對藝術的認識永遠是了解全球文化與文明傳承的關鍵,能夠讓我們以清晰的判斷力看清快速演變的世界。學校的使命不只是學習謀生技能和社會競爭力,學生還應學習如何生活。要求學校回歸基礎教學,這樣的目標顯然定得太低,語言邏輯、數學理論、科學新知都很重要,但我們所能學、能想像、能感受的不僅只在於此。藝術是我們自我進步的一大途徑。

因此,透過藝術去學習中華文化,便成為把學生培育為一個愛文化愛國家的良好公民的方法。現在讓我向各位介紹一下,如何透過藝術創意去傳承中華文化。

通過藝術認識國家歷史

 

藝術創作

認識歷史

藝術欣賞

文藝教與學

(一)

陶藝

秦代

西安秦俑

黏土塑造,搓揉捏拉壓貼等技巧,泥板及圍泥。

(二)

托印

漢代

秦磚漢瓦

托印技巧,認識中國建築,浮雕藝術。

(三)

釉上彩繪

唐代

唐三彩

原來「三」是代表多的意思,所以即是唐多彩

(四)

水墨畫

宋代

清明上河圖

認識文房四寶、紙筆墨硯、中國人發明造紙術、毛筆運用水和墨的妙法,傳統裝裱顯出中國畫的味道,毛筆除了可以寫畫還可以寫字,字和畫是分不開的。

(五)

陶瓷藝術

明代

青花瓷

青花瓷的藍色也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代表

(六)

麵粉公仔

清代

民間藝術

小朋友很喜歡做手工,彩色黏土成為學生立體空間創作的熱門用料。

(七)

廣州彩繪

近代

白瓷彩繪

認識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轉化成公共藝術,社區參與創作。

 

傳承文化、聯通世界

    透過多元多樣的美藝創作,認識歷史,欣賞中華文化藝術的美,學習不同的創作技巧傳承文化。我們還可以從幼兒開紹介紹:粵劇、甲骨文、象形文字、書法、紙雕塑、版畫(印刷術)、風箏、剪紙、56種民族服裝、面譜……等。同時筆者認為在學習中華文化的同時,更隨之引導學生透過藝術認識世界,成為地球村上的好公民。

 

 

*照片由供稿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