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影視媒體閱讀未來

不少專欄曾探討過「電子奶咀」的狀況。電子奶咀,就是當下已然泛濫的手提電話、i-pad、平板電腦或媒體播放器。家長為了安撫哭鬧中的嬰幼兒,或不想子女纏住自己,因而將上述電子產品推往子女,於是屏幕影像豎立在他們面前;久而久之睇住電子屏幕就變成難以甩掉的陋習。

承接上期屏幕閱讀的討論,借用這陋習當作切入點。

家長先行篩選媒體作品給子女,讓他們觀賞到可控的內容。在睇片後安排互動交流,令媒體發揮到教育平台的作用;子女有機會在「睇片—互動—反思」過程經歷學習。當然家長要有配合,包括先行觀賞和設定交流內容。

下文例子適合初中階段的子女。本來教育目標就是為了未來,不論從個人或社會的角度來說都一樣,加上兒童小時候都會看過涉及未來或科幻的卡通片;選用內容是未來的影視作品或可引起他們的興趣。

最近觀賞過兩部串流平台的新片:西片《末世牢籠》(The Kitchen)和韓片《烏有之地》(Badland Hunters)。前者是短暫未來倫敦的貧民區故事,電影情節顯示未來世界被科技統治,大部份人都過著艱苦的生活。後者時代背景不清楚,那是在一次令全球變成廢墟的大災難之後,人性和價值觀都為了生存而被嚴重扭曲。

兩片的未來都很可怕,觀後討論不妨聚焦於「怎樣避免」。現時科技的發展和人們對地球環境的破壞,實在難言未來會一片光榮!讓孩子反思如何令這種趨勢放緩,人類可以怎麼做;尤其是自己應負上怎麼樣的責任。面對生存而放棄了做人的價值,這是道德兩難的議題。假若電影故事太離地,不妨拿個身邊例子替代:例如好朋友犯了校規是否應該說謊包庇他;從中做些德育的引導。

上段提及的學習內容,在學校課堂上一定有教,但難以深刻;若家長願意借用在家睇串流電影時從旁指導,子女會有更深刻體會,甚至自己再三反思,效果一定更好。如果能夠親子一同觀賞,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