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備課的時間

教書愈久,便愈珍惜備課的時間。

猶記得入行伊始,如白紙一張,翻開課本,《醉翁亭記》的寫作特色固然滾瓜爛熟,《木蘭辭》的主旨當然倒背如流。可是,要讓三十多個少年人倒背和爛熟,最好還樂在其中,真是談何容易?於是,伏案沉思,設計活動,尋找影片,便成為上課前的指定動作。有時,向前輩請益,聽聽建議,更會靈機一觸,想到新點子。儘管實踐時常因能力不逮,無法盡如人意,但課堂氣氛往往不致沉悶無趣,多少仍有些滿足感,同學們也不抗拒學習中文。

每位老師,不論年資深淺,總要身兼不同範疇的事務,或是訓育輔導,或是升學顧問,或是考務行政,還得帶領一至兩個課外活動。我也不例外。雖然如此,入職初期,在小組裏只是協作者的角色,仍時有心力投放於課堂之上。有道是「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在許多人心目中,老師固然要把課講好,傳道授業,當是老師的職責本分。我那時又怎會想到,能專注於教學的歲月,會如此值得珍惜呢?

隨著資歷愈深,職務愈多,心力不得不花於課堂以外。與家教會辦聯誼活動、跟進參觀博物館的流程、訓練同學的朗誦技巧,當課堂以外的事情漸漸成為我日常工作的主菜時,備課便常常成為我的頭盤小吃或餐後甜品。走進課室教學固然仍是主要工作,可是其中的含金量或重或輕,卻心裏有數。雖說課室以外的種種工作,都是以學生的福祉為本,但自己心底裏明白,在課室之內傳授知識和啟發智慧,還是不應草率和蒙混。

今年在校方的安排下,參加了中文大學的校本支援計劃,邀請課程專家為我們把脈會診,再對症下藥,以期師生在教與學上都發展健全。我選定中三級為重點優化班級,每個循環週與校外專家舉行備課會議,討論學習目標、教學難點、教材設計、施教步驟等。每次會議在一個半小時內完成,時間雖短,但獲益甚大,同事們先是各抒己見,再整合心得,化而為具體的教材和可行的步驟,再由專家走進課堂觀察,及後評課和交流。

我知道並非每位老師都習慣這種備課模式,因為所耗的心神必定比昔日更大,而觀課所帶來的壓力也絕不可能輕易卸去。我必須身先士卒,多提建議,還要親身示範,開放課堂。由於有外力推動與提醒,我不得不在教學上再次用功,否則浪費了學校資源,也愧對自己和一眾信任我的同事和學生。於是,我曾在某個早上,細讀《鄒忌諷齊王納諫》每個段落,考慮各班學生能力,構思學習重點,再擬訂教材大綱,以便同事討論和跟進。我曾在某個下午,審閱各班的試卷示例,整合常犯毛病,以便大家針對同學弱項,嘗試裨補闕漏。我也曾在某個深夜,在電腦上剪貼學生作文的段落,展示優劣得失,讓學生見賢思齊,知不足而奮進。凡此種種,皆費心神,也耗光陰。然而正是在這些日子裏,我強迫自己把雜務暫時拋諸腦後,重返崗位,回到了好好備課的歲月,彷彿十多年前那樣。

許多入職多年的同道坦言,有時間備課很難得,誠然,忙裏偷空來備課不易,因此我也很珍惜可以備課的時間。我只希望有更多日子,能夠昂然地走進課室,然後鐘聲響起,微笑地跟同學道別。願與各位同道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