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的小星星
最近翻看一套十年前的印度電影, 心中的小星星(Taare ZameenPar )。故事裡的主角「伊翔」是一位讓父母、老師頭痛不已的小男孩, 學習及行為上的種種問題也成了老師與同學取笑的對象, 讓他對學業失去興趣。
影片深刻刻畫了 9 歲「壞男孩」的悲歡。他從小就被認定是一位調皮搗蛋、不愛學習的學生,被同學嘲笑、欺負, 被老師和家長懲罰。後來更被送到半軍事化管理的寄宿學校, 在恐懼中承受親情的分離, 遭受嚴格的管制和處罰。令一個曾經會主動溝通交往、充滿奇妙幻想的小男孩, 在困境中笑容逐漸消失,變得迷茫。感到被整個世界拋棄。於是小男孩選擇了封閉自己,不再抗爭、不再感受外部世界帶給他的傷痛或關愛。而最糟的是他最喜歡也最依賴的繪畫, 那所有想像力與情緒抒發的出口, 也在這制式化的教導方式面前崩解。
而故事的轉折是學校來了一位新的美術老師。老師活潑且鼓勵創造與充滿想像力的教學方式引起學生的共鳴。美術老師「尼康」嘗試去瞭解小男孩的問題及走進他的世界。找到了他「差」的表現的根源,並以真誠和智慧的愛, 打開了他緊閉的心門, 找到小男孩閃亮的地方,同時也實現了一個孩子和家庭的救贖。
影片還告訴我們什麼是學習障礙, 這類的學生在求學階段常見的問題有:成績不理想、學習不專心、寫字不像字等。但他們的智商卻是正常的, 甚或是資優。最有名的學習障礙患者, 莫過於偉大的科學家 — 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傳記的編者曾抱怨, 這位大科學家的手稿, 不僅很多單字都拼錯, 連字母也寫錯,這不就跟影片中的小男孩一樣嗎?上帝關起了他們的一扇窗, 但同時也為他們開啟了另一扇門。
各位家長,要相信我們的孩子都必定是一顆小星星。只要我們能夠走進他們內心深處, 接納、聆聽孩子的心底話。他們必定也能發光發熱。
也許我們的社會價值, 太看重分數高低, 因為這是衡量如何成為醫生、律師、工程師的標準, 也許世上也只有一個愛因斯坦。但要知道, 更多人有的天份是繪畫、音樂、體育之類的藝能科目。可惜的是,有些家長的觀念仍位於「這又不能當飯吃」的思維。這抹煞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天份, 更重要的是一個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就像是《讓天賦自由》一書所提到的,我們現有的教育制度, 是為供應工業社會而建立的,作者提出了創造力和識字能力應是同等重要的觀點, 而這正是我們香港社會、父母缺乏的價值觀。
每當我看完這部電影, 我都會默默地去靜思。當青年人為學業、為愛情自殤;當孩子自我封閉;當市民仇視社會......為父母、作為師長都應該去反思:反思我們有過援手嗎? 我們做得夠嗎?我們有沒有落井下石或推波助瀾?或許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 我們未必能即時去改變些什麼。但我們能做的,就是關懷, 如果遇到有需要去幫忙的孩子、學生,請多放一點時間, 多放一點愛心。愛與關懷是最大的力量。基真有愛,但我們也需要家長們的愛。唯有家校相互配合, 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家中的小星星發出最耀眼的光芒。
親愛的家長們, 每個人身上都有獨一無二的潛能等待我們去發現, 散發著獨特的光芒。我們都是小星星, 一閃一閃亮晶晶。
*照片由供稿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