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早前因出席一個國際婦女大會網上會議,就(workplace)工作處所/職場作這議題作交流討論,引發我對目前教育界現象有點反思:

今天我們慣說「職場」,少講「工作處所」。那什麼才算工作? 女性留在家中做家務,算是工作嗎? 三年疫情之下,不少公司容讓員工在家工作;即使疫情減緩,在家工作情況依然,那「家」是否也算職場呢? 可見時代不同,環境有異,人們對工作、或職場等詞彙也會有不同理解和定義,看待職場心態也不盡相同。

「職」這詞內涵和外延非常豐富,由此衍生不少與工作相關的字詞,如職業、職分、職志等等。職業,一般指為生計而做的工作;職分,根據個人職務而須盡的本份;職志,視工作為達致個人理想志向的目標,甘願為此終身不懈奮鬥。

由此引伸,教育工作者如何看待自己工作,對其理解職場也有一定分別,而其態度形象也隨之有所影響!觀乎教育界有些老師把教育工作僅視為糊口職業,工作場所亦只限於學校範圍。假如這些老師尚能做到「貨銀兩訖,童叟無欺」,對學生和家長,對學校和社會均有基本交代,倒也算了。卻有些只管尸位素餐,按章按時按情緒工作,還抱着「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態度,更厚顏辯稱這是什麼職場潛規則、生存智慧,自詡是人間清醒。他們不單推搪塞責,還終日講求個人權利,罔顧學生學校整體利益,這等操守行為實在令人瞠目,這等老師可能早已忘掉了當初自己選擇教育工作的初心。作為老師即使未必能做到如孔子般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韓愈般焚膏繼晷,兀兀窮年;但仍須秉持「傳道、授業、解惑」精神,克盡己責,恪守本分。

近年部份老師形象備受批評非議,有些限於校外,有些則學校內外皆是。曾聽過有位教師辯說﹕「在學校我扮演老師的角色(play the role),老師只是我職場身份而已。」我一直不大喜歡「扮演」這一字詞翻譯,即使學校也是職場,但畢竟不是「劇場」;老師不是扮演角色,而是擔當職責。心懷職責本份,老師自然明白必須做到裡外如一,正己正人,才能為學生樹立楷模。畢竟社會普遍對專業人士有較高要求和期望,尤其老師,因其個人言行形象、價值觀等對心智未成熟學生肯定帶來影響。

又聽過有年輕人慨嘆在職場內失掉了自我,難道個性相對團體,必然因相異而相斥嗎? 不能相異而相融嗎?  寄語年輕人投身職場之前,縱使屬意某個行業,最重要還是須估量一下自己個性是否適合,能否適應行業要求;有否足夠心理準備將來須調整自己,以遷就工作需要。人總不能「人格分裂」,職場內外判若兩人;長久「角色扮演」下去,對個人身心健康不單有損,也一定影響工作,最終也只會累己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