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野:國際組織與非政府組織在推動世界公民意識中的角色與挑戰

引言

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不僅改變了各國的經濟和文化格局,也使得世界公民意識和素養越來越重要。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在推動這種意識和素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這些組織在實現其目標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今天的課程將基于多種教學設計理論,帶領大家深入了解這些組織的職能、面臨的困難以及不同持分者如何共同推動世界公民意識和素養。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將運用以下教學設計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通過預習和課堂討論,學生將已有的知識與新知識進行建構,形成更全面的理解。這一理論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和知識建構過程。

情境教學法:展示全球災害照片,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習變得更有意義和相關。這種方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他們更容易投入到後續的學習活動中。

批判性思維和問題導向學習:通過案例分析和討論,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複雜問題,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

實踐性學習和同儕教學:通過撰寫建議題和生生互評,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並在互評中反思和改進,促進學生間的互動和學習。

形成性評估:通過即時評估(如提問、測考、Google Form等),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及時提供反饋和指導,幫助學生及時改進,提升教學效果。

希望通過這些理論的應用,大家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在推動世界公民意識和素養方面的重要性和挑戰,並在實踐中成為有責责任感的世界公民。

 教學設計

  1. 目標教學

    1. 知識

        1)理解「國際組織」及「非政府組織」在推動世界公民意識和素養的職能。

        2)認識「非政府組織」在推動世界公民意識和素養時可能面對的困難。

        3)探討不同持分者可以如何推動世界公民意識和素養。

    2. 技能

        1)資料提取及歸納特征。

        2)分析困難。

        3)學習撰寫建議題。

    3. 態度

       培養學生在全球化時代下關注全球迫切的議題,從而了解世界公民的責任及這種意識        對世界的重要性。

2.   教學內容

      1. 重溫所學

          1) 步驟

               (1)老師提問:老師藉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引導學生關注世界公民的意識和素養,以及世界公民出現的背景。

               (2)引入:展示全球災害照片,詢問學生感受。

          2)設計理念

               這個環節的設計理念是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生通過預習和匯報,將已有的                知識與新知識進行建構,從而形成更全面的理解。老師的點撥則起到引導和鞏固                的作用,幫助學生在交流和反思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3.   深入探討

      1. 步驟

          (1)討論國際人道救援組織可能面對的困難和限制:

           ( 2)提問:國際人道救援組織能達到預预期成效嗎?

          (3)討論:通過三則資料(樂施會、阿富汗人道救援工作的志願者、索馬里內戰)討論國際人道救援組織面對的困難和限                    制。

      2. 探討不同持分者可如何推動世界公民意識和素養:

         (1)討論持分者1:個人層面

         (2)討論持分者2:非政府組織

         (3)討論持分者3:政府組織

      3. 設計理念

         這步驟的設計理念主要基于批判性思維和問題導向學習。通過討論和案例分析,學生能夠在真實情境中應用所學知識,分析          和解決複雜問題。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4.  撰寫建議題

     1. 步驟

         撰寫建議題:學生根據答題框架撰寫建議題,老師邀請同學報告他們的意見,並安排另一同學評鑑。

     2. 設計理念

        這個步驟的設計理念是基于實踐性學習和同儕教學。通過撰寫建議題,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生生互評則提         供了一個反思和改進的機會,促進學生間的互動和學習。

5.  測考學生對建議題要求的掌握

    1.步驟

       1.測考學生:通過 Google Form 或提問,測考學生對建議題要求的掌握

       2. 設計理念

      這一步驟的設計理念是基于形成性評估。通過即時評估,老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及時提供反饋和指導,這有助于         調整教學策略,提升教學效果。

6. 總結

    1. 步驟

        總結:提醒學生回應題目時要扣連「角色職能」。

7. 教學策略

在設計教學步驟時,確保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課程內容可以通過以下幾個策略:

  1. 明確教學目標

每個教學步驟都應該有明確的目標,這些目標應該是具體的、可測量的。例如,在教學目標中明確指出學生需要理解的概念、掌握的技能和態度。

  2.  預習和複習

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通過例如 PADLET 平台的預習任務,幫助他們提前了解即將學習的內容。課后的複習和課後作業也非常重要,能夠鞏固當天所學。

  3. 情境教學

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或真實情境相結合,使學習變得更有意義和相關。例如,通過展示全球災害照片,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和思考。

  4. 互動和討論

設計互動性強的活動,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讓學生在互動中加深理解。例如,在展示和討論環節中,讓學生匯報預習任務,並進行小組討論和分享。

  5.  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如視覺、聽覺、讀寫和動覺學習者。比如,通過投影片、實際案例分析和撰寫建議題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

  6.  即時反饋

通過形成性評估(如提問、測考、Google Form等)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及時提供反饋和指導,幫助學生及時改進。

  7.  分層教學

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和需求,設計不同層次的活動合作業,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自己的水平上獲得進步。

  8. 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反思,通過例如生生互評等方式,讓學生學會自我評估和改進。

  9. 評估與反思

設計多種評估方式,如課堂測試、作業、觀察和自評,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課後反思教學效果,根據反饋調整教學策略。

總結

通過是次教用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情境教學法、批判性思維和問題導向學習、實踐性學習和同儕教學,以及形成性評估等多種教學設計理論,深入了解了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在推動世界公民意識和素養方面的重要職能,並探討了它們在實踐中间臨的挑戰。我們認識到,每一個持分者——無論是個人、非政府組織還是政府組織——都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