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支撐中國經濟發生趨勢性格局性改變

  • 刊登日期: 2024年6月17日
  • 文章來源:
    紫荊 2024-06-02

|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王昌林

 

中國經濟正邁向新質生產力驅動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昌林在由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辦、紫荊雜誌社協辦的“香港中國學術紫荊論壇”上發表開幕演講時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開局良好,中國經濟呈現出的趨勢性、格局性變化顯示新質生產力對中國經濟成長形成了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香港在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大有可為。

中國經濟多項指標持續向好超預期

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開局有力,持續回升向好。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可以用“三穩三超”來概括中國經濟。“三穩”是指經濟增長、消費需求、就業物價總體平穩,“三超”是指工業、投資、出口增長超出預期。

從“三穩”來看:一是經濟增長開局有利,好於預期。一季度經濟增長主要受“基數效應”“政策效應”“轉型效應”以及外部需求改善等因素影響,1-2月宏觀數據表現“靚麗”,3月部分指標有所回落。此前,有國際組織預測中國一季度GDP增速為4.5%,或4.7%,最高不超過5%,但實際上增速達到5.3%,不僅高於外部預測,也高於去年同期4.5%的增速水平。總體來說,中國經濟開局有力,正在加速回升,這是毫無疑問的。二是市場銷售穩定增長。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20,32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7%。從月度看,受基數影響,呈現回落的態勢,但兩年平均呈現回升態勢,而且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水平,說明消費增長仍有較大潛力。三是就業物價總體平穩。2018年以來,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基本維持在5%至6%之間。一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比上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基本保持平穩,核心CPI呈現溫和上漲趨勢,但仍處於低位運行態勢。

從“三超”來看:一是工業生產增長較快。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高於GDP增速0.8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加快1.5個百分點。雖然此前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但工業生產一直保持比較高的增速。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33.44萬億元,能夠在這麼大的基數上保持高速增長,確實遠超預期。二是投資恢復向好。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4.5%。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3%,應該說速度還是很快的。因為一般來看,房地產投資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1/4左右,當房地產投資下降10%左右,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還能增長4.5%,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三是外貿出口穩定增長。受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和行業周期性下行等因素影響,中國出口增長面臨較大壓力。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穩步增長,以人民幣計價進口增長5%,出口增長4.9%,創6個季度以來新高。在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下,面對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這個增速可以說是超出預期。2012年至2023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接近30%,2023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望超過30%。

當然,還有幾個指標有待改善。比如,物價仍低位運行、房地產處於深度調整期等,一些指標恢復得有快有慢,這也符合疫情後經濟恢復的特徵,也就是不平衡的恢復。

新質生產力推動中國經濟轉型

為什麼一季度中國國民經濟能夠實現良好開局?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當前,新質生產力正在悄然形成,中國經濟轉型正在悄然發生革命,進步之大超出預期。關於新質生產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一是製造業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扎實推進。在過去較長一段時期內,“中國製造”以家電、輕工、紡織等產品為代表。黨的十八大以來,這種情況發生了趨勢性、格局性變化,突出表現在作為工業轉型升級標誌的裝備製造業快速發展,高鐵、汽車、船舶、大飛機、衛星等正成為“中國製造”新的名片,大大增強了中國經濟“進”的底氣。經過多年發展,汽車工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裝備工業包括高新技術製造業的比重不斷上升。據統計,機械工業在規模以上工業主要行業主營收入所佔比重,從2012年的20.97%提高到2022年的22.7%,2023年機械工業實現營業收入達29.8萬億元,是我國第一大工業。此外,電子信息製造業的比重也從2012年的7.58%上升到2022年的10.6%。這反映出勞動密集型產業比重在下降,總體上符合中國製造業結構高端化的趨勢。

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從數字經濟規模來看,2015年到2022年間,數字經濟規模從18.6萬億元上升至50.2萬億元,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從數字產業化來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從4.8萬億元上升至9.2萬億元;從產業數字化來看,根據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與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合作遴選結果,截至2023年,中國已建成62家“燈塔工廠”,佔全球“燈塔工廠”總數的40%。由此可以看出,中國數字經濟總體上處於世界先進水平,除了美國之外,中國居第二梯隊。

二是新興產業活力湧動,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近年來,智能手機、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生物製造、機器人、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關鍵產品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湧現出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從2010年前後的不到5%,提升至2022年的超過13%。戰略新興產業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大大激發了“進”的動能。

2012年,國務院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了七大重點發展方向和24項主要任務。現在回過頭去看,很多行業發展得比想象中要好。比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當時互聯網雲計算還處於萌芽狀態,隨著互聯網消費的出現而快速發展;比如新能源,2008年國家發改委第一次明確項目光伏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4元(含稅),現在降到2毛多。這些產業的快速發展都對經濟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出口方面,以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為代表的出口“新三樣”,出口總額由2019年的335.67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1,464.95億美元,年均增速44.54%。今年1至2月份,“新三樣”出口總額為218.21億美元,較2023年同期的246.74億美元相比下降11.6%,首次出現出口總額下降情況。但從數量上看,“新三樣”的出口額與智能手機的出口額相當。也就是說,如果這三個產品加起來,已成為我國第一大出口產品,這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顯著變化。

三是中國新質生產力發展前景廣闊。據相關統計,目前新增汽車中新能源汽車佔比約30%,申購率是30%左右,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預計到2027年,這一比例將達到45%,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到1,300多萬輛。到2030年,人工智能在生產生活、社會治理、國防建設各方面應用的廣度深度極大拓展,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化工等規模有望突破4萬億元;健康產業規模將超過20萬億元;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從2020年的16%分別提升至25%以上。

十幾年前,這些產業在中國剛剛起步、規模較小,但是成長速度很快,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以新能源為例,早在2010年左右,當時有人認為新能源還“微不足道”,預測要到2050年才會佔據重要地位。但是在短短十幾年間,中國的能源供求格局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2022年非化石能源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7.5%,新能源的發展速度較此前的預測提前了20年。從過去的經驗看,中國在很多行業具備市場、技術、場景等優勢,能夠實現彎道超車。

香港應發揮優勢貢獻力量

無論是從全國還是從全球來看,每個地方在產業換道中,面臨著跨越式發展的機遇。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地方因為抓住了機遇,最終實現跨越發展。現在粵港澳大灣區也面臨很多發展機遇,香港應主動順應時代潮流,發揮自身“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是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金融支持。香港在金融領域具有傳統優勢,一方面要加強香港與內地的金融合作,融入內地大循環,進一步提升業務品質,拓展業務範圍;另一方面要維持與發達經濟體和全球金融市場的緊密聯繫,拓展與東盟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合作,開展人民幣相關業務,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創造更好條件。我們常說創新、創業、創投“鐵三角”,如果沒有金融支持,“鐵三角”是很難成功的。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以在金融創新、服務創投等方面發揮自身的獨特作用。

二是積極打造教育高地,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回顧人類科技革命的歷史,人才在推動科技革命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培養人才就是要培養稀缺的、創新型人才。香港的教育資源豐富,擁有多座世界一流大學,有著豐富的人才資源和良好的教育環境,在國際交流合作方面也有著良好基礎。香港應充分依托自身優勢,打造全球領先的教育高地,集聚世界一流教育資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培養高素質人才。

三是加強香港與內地的聯繫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我們在新一輪的科技革命中搶佔先機,粵港澳大灣區應該成為全球一個重要的創新高地。香港要發揮好自身專業化人才和團隊、國際化、金融等方面優勢,加強與內地聯繫合作,尤其是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推動人員、技術、貨物、信息、資金等要素的高效便捷流動,發揮好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獨特作用,實現優勢互補和區域協同發展。

(本文根據作者演講錄音整理編輯,未經作者本人審閱。文章標題和小標題為編者所擬,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4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