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視的「精神健康」

 2023年6月初,一名疑患「精神病」的中年男子,手持長刀在一商場,向兩名素不相識的女途人施襲;結果,導致她們因失血過多而死亡。事件引起全城嘩然、議論紛紛,一時「好不熱鬧」!其後幾天,又有一名印度籍的29歲女子,更親手用「枕頭」,把3名由2至5歲的親生稚女「焗死」!事件更令人慨嘆不已,可說是「聞者傷心、見者落淚」,一時令人「難以置信」!究竟,事件背後,反映出什麽問題呢?是那些「精神病患」或「行為失常」者欠缺適當的治療?還是,政府的資源分配不均,以致對該等人士支援不足?甚至,是他們欠缺「親朋戚友」的關愛?凡此種種,皆使筆者聯想到,「精神健康」對都市人的重要性。

何謂「精神健康」?

所謂「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心理上的「健康狀態」,無任何精神病,或情緒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於2007年發表的一份聲明,將「精神健康」定義為「一種安和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中,每個人能夠了解自己的潛力,能夠處理一般的生活壓力,能夠有成效地工作,並能夠對社會作出貢獻。」 可見,個人對「自我精神狀態」的掌握度,以及「生活功能」是否受損?是「精神」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

另一與「精神健康」同義的,叫做「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幸福安寧」的狀態,以及「一個情緒及行為調整都運作相當良好」的人,當時的「心理狀態」。若以「正面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或是整全觀 (holistic view)來看,「心理健康」也包括:一個人,有能力去享受生活,在生活的各樣活動及努力中「取得平衡」,以達到「心理彈性」(mental resilience)。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的定義,「心理健康」包括了「主觀的幸福感、感覺到個人的效能、自主性」和「其他人的互動、可以實現個人在智能及情感上的潛力等。」世界衛生組織進一步指出,個人的幸福包括:實現其能力、可以克服平常生活中的壓力、富有成效的工作,以及對群體的貢獻。此外,「文化差異、主觀評估」和許多有關的專業理論,都影響着「心理健康」的定義方式。另一個「心理健康」的定義,是由心理分析學家、有「心理學之父」美譽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的:「有工作及愛的能力。」

怎樣才可以維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那麼,怎樣才可以維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呢?

年半前,有保險機構做了一項研究,發現亞洲地區的受訪者,經常面對「壓力、焦慮」及「抑鬱」等「精神健康」問題。雖然,「精神健康」問題會窒礙快樂的達致;但是,倘能妥善管理,仍有望如一般人,同樣感受到快樂!那研究結果亦指出,造成「心靈豐盛、積極應對、無精打彩」和「苦苦掙扎」四大「精神健康」狀況的差異原因,主要與以下10項因素息息相關,包括:情緒智商(EQ)、自我認同、與他人連繫、成就感、意義及目標、應對挑戰反應、抗逆力、自信心、親密關係,以及生理健康行為。隨著滿足到上述因素愈多,更能達到較佳的「精神健康狀態」。據說,一般人需要擁有最少8項以上的特質,才能達致「精神健康」或「心靈豐盛」。

由此觀之,良好的「精神健康」對個人各方面發展,以至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生產力」,都會帶來重大的益處!如何提升各界對「精神健康」的關注?是每一個人,以至有關的政府部門,不容忽視的課題!

有道是:「遇憂遇喜皆有度,活出生趣樂陶陶。」深明此道者想必知曉,如何在生活中取得平衡?喜憂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