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抗挫能力的保育」

做事成功否,要看源頭,尤其教育事。否則,難以順利發展,日後的教育,都能只是小修小補。

相信人類擁有着眾多的本能,只要我們把本能保護好,讓本能發揚光大,人類的高階能力便得到保障。抵抗挫折和解決困難的能力屬本能性的,但受到過度保護及代辦的成人無知行動影響,這種對人類進步發展的重要本能便逐漸被剝奪。數年後,發覺這種「無心之失」所謂愛的行動,令孩子出現了抗挫能力問題的後果時,需要花極大心力修補。

我們就從人類能力發展源頭的零至三歲時家庭生活教育說起。人類對自己的認知及建構自身人格,都是靠人與人的互動而來。對方對我有信心時,便會放手,把時間、把空間、把事情讓我自己去完成,發展出自身的解難能力。這是不靠語言,就能讓雙方理解的行為互動模式。越是多這樣的互動,越能鞏固讓正在發展當中的人類產生正面積極和主動樂觀,令其擁有精力充沛的回應。相反,對方不信任我時,便會快快幫我完成事情,就會成為負面消極和被動悲觀,形成懶惰、膽怯、混亂、逃避的等到別人幫忙或容易放棄的品格。

成為人類最重要的動作是直立行走。在行走之前,孩子自行的準備功夫絕不能缺少。從孩子本能性的抬頭、翻身、爬行的一切肢體動作發展至行走,約需要花費一年時間出現。這些一切的動作,都需要依靠孩子自身抵抗地心引力的能力而達成,這樣孩子的抗挫能力便會受到保障。可惜,現今成人的焦慮急躁,常常「出手協助」,令孩子沒有足夠時間準備「享用」發展的過程。

孩子處於無意識期(0-3歲)還沒有對「失敗」有認知,我們根本不需介懷孩子的「失敗」。中國人常常擔心孩子失敗、受挫,這可能只是我們成人的意識形態作祟。保育孩子面對失敗,從錯誤中建立能力,是培育日後心理韌性的不二法。

過分保護兒童,就容易忽略心理韌性的出現,表面上,好像有點矛盾。一切動作能力,都依賴平衡能力。獲得正常的平衡能力,必須「失敗」過無數次。可惜,今天的孩子常坐在手推車、常被成人抱著、常坐下來看電視⋯ 就連失敗的黃金機會都錯過了!日後平衡能力差、動作過快,容易跌倒,就會受皮肉之苦。但,這少少苦楚,都不能「享用」。我常言道:童年沒有痛過的孩子,日後父母將會「更痛」。

所以,孩子就這樣被剝奪了知情權。認知不了自身發展出現問題(失敗),產生不了自發的反覆練習機會。多不勝數的這種育兒狀況,兜兜轉轉成為了積極心理發展障礙的循環。

學步兒最常出現的就是走兩步跌一下、又走兩步,又跌一下⋯ 如果成人不扶着孩子,讓孩子本能地反覆從地板爬上來再起步,孩子別會迅速過度學步的階段,掌握自身的整體協調能力,成為能邁步向前的幼兒。這樣,孩子的管理自我抗挫的能力又一次受到保障了!我們廣東人的話「掉落地上,要自己爬上來!」

記得童年時,多年來媽媽每次買蛋糕回家,都不會主動打開給我和妹妹享用,她總是放了用繩子綁着的蛋糕方形紙盒放在餐桌上。由於媽媽不多管我,所以有足夠時間慢慢把繩子的結解開。在不被催促及監督的壓力下,我的「解結」能力便自動完成。我喜歡思考難題,尤其為嬰幼兒教育解難。回想起,如果當時媽媽每次都用剪刀幫我們剪開繩子,我今天的「解結」動力應該難以得到鞏固。其實,自然發展出來的解難能力能造成內化效果,成為自身能力的一部份。但,如果在壓力下被迫下發展出來的,人會變得容易出現壞脾氣、生厭或緊張⋯ 造就了情緒問題的出現。面對不了將會發生的失敗,為了保護自己的脆弱心靈,逃避便是了!

人為故意讓人感受挫折,往往使人氣憤,像是被欺負一樣。但,天意(自然規律)安排的後果,往往就是學習良機。「教育」最好能交給「上天」。讓事件邏輯地產生過程,一氣呵成,有因有果,清清楚楚,讓人理解是因果關係,產生明白事理的「懂事」智慧。

踏入3-6歲幼童時,逐漸意識。感受性開始複雜起來,容易意識(能察覺)父母的意圖,討厭人為製造的「陷阱」或責罵。除非家長能夠用自然後果出現,否則孩子亦難以跟從。家庭管理的其中一環,就是玩過的玩具需要收拾。可惜,孩子總是散手不理。為何收拾玩具?用逆向思維,不收拾玩具的自然後果會出現什麼?玩具被踏破;玩具被人踢到沙發或櫃底,以後找不到;人會被小玩具車跣倒受傷 ⋯ 如果這些自然後果沒有出現過,難以形成因果關係,孩子難以明白為何要收拾。尤其是男孩,不願靠語言就範,只靠實證。所以,記得約二十年前,兒子兩、三歲時,我利用一次他不收拾玩具的機會,故意踩到他的小玩具車跣到受傷,給他上了一堂「挫敗課」。曾任護士的我,把前臂用繃帶包紮好,向他說「媽媽受了傷,有一段時間不能跟你玩了!」結果,兒子收拾東西直至今天。他已自然產生深刻印象及重複練習收拾而內化了這能力了!

《中庸》:參天地之化育

參與互助天地(大自然定律)的生化過程,以促進萬物的生長和發展。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強調人的行為和決策應該符合自然的規律,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通過這種方式,人類不僅能更促進自然和諧,也能實現自身的道德精神提升,造就社會和諧。

 

 

 

此文曾刊載於《人民大學幼兒教育讀導內刋》202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