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翻耕種植:拯救地球母親的地下革命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 龔自珍

 

龔自珍的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正是對《無翻耕種植》( No-till farming ) 的最佳詮釋。當季節的變遷帶走花朵的美麗,它們並非無情地凋零,而是以另一種方式,融入泥土,滋養大地,為未來花朵的綻放作準備。正如無翻耕種植中,那些枯死的植物殘體,並不是毫無價值的廢物,而是大地生生不息的根源。它們將自己的養分返還給土地,並在下一個季節,化作新的生命力量,繼續守護這片大地。其實,人間世上並無廢物,因為一切的存在都是合理的,都有價值的。任何生靈都是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

 

無人能代我呼吸,無人可替我去愛  — 薩特(Jean-Paul Sartre)

 

在介紹無翻耕種植之前,先讓我們看看傳統的農業。在傳統的農業中,翻耕一直是種植的核心技術。農民將土地翻鬆,以利於播種,讓作物的根系能夠深入其中,汲取養分。然而,這一行為在打破了土壤結構的同時,也帶走了土壤的生機與活力。翻耕雖能讓表土鬆軟,但卻會破壞土壤中細微的生態平衡,將底層的有機質暴露在空氣中,讓它們在陽光下迅速氧化,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翻耕之後,田地往往變得脆弱,容易受到風雨的侵蝕,肥沃的表土隨之流失,甚至導致土地貧瘠。這種粗放的耕作方式,在短期內或許能帶來豐收,但長期下來,卻讓土地的健康逐漸衰退。

加上現代農業為了經濟效益最大化,都會使用農藥和化肥來耕種,不規範和過度使用農藥化肥,好像一場無聲的毒雨,滲入土地的肌膚,扼殺了微生物的細語,這是一次生態危機,它讓肥沃的土壤漸漸變得貧瘠,就如同我們親手向我們大地的母親下毒。它們表面上催促了莊稼的生長,卻在暗中編織了對人類健康的陷阱。被污染的水源與食物,悄悄將毒素送進人體,隱匿的危害如同一條潛伏的蛇,等待著對生命下手。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 傳道書

 

美國生物學家保羅·埃爾利希(Paul R. Ehrlich)和他的同事在1980年代提出第六次生物大滅絕(The Sixth Mass Extinction)的概念。他們指出,當前的物種滅絕速度因人類活動急劇加快,與歷史上五次自然原因導致的大滅絕相似,因此認為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這一理論後來得到了越來越多科學家的支持,特別是關注氣候變遷、棲息地破壞和過度捕撈等問題的研究者們。

而化肥和農藥廣泛地使用亦被視為引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其中一個原因。化肥和農藥在提升農業產量的同時,對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破壞。農藥導致非目標物種(如昆蟲、鳥類和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並進一步破壞生物多樣性。化肥則通過氮和磷的過量排放,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引發藻華(phytoplankton bloom),窒息水生生命。此外,這些化學物質污染土壤和水源,破壞了自然的微生態平衡,進一步加速了全球物種的滅絕危機。因此,現代農業的這些做法無疑是推動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因素之一。

無翻耕種植,便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而生的一種革新。它不是完全排斥耕作,而是選擇尊重土壤的自然運行法則。這種方法盡量讓土地的表層保持原樣,避免大範圍的翻動,從而保護土壤的結構和養分。當作物的枯枝敗葉在季節輪轉中慢慢凋落,它們便會成為土地的一部分,為下一個生長季節提供養料。在這裡,自然的循環無需外力干涉,而是自然而然地進行著一場長久的生態協調。

有人認為無翻耕種植過於極端,無法滿足現代人口的糧食需求。但這並非一種全然取代傳統農業的方法,而是一種對環境更友好的選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都曾報告指出,現代糧食生產全球總量充足,實際上可以養活世界所有人口。然而,糧食分配不均導致一些地區糧食過剩和浪費,而其他地區卻面臨糧食短缺。FAO的報告強調,全球約三分之一的食物在生產、運輸或消費過程中被浪費,特別是在高收入國家,浪費問題更加嚴重。與此同時,低收入國家則面臨基礎設施和分配系統不足的問題,導致無法公平獲取糧食。這些國際機構強調糧食浪費與分配不均是全球饑餓問題的關鍵因素。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 張橫渠

 

其實無翻耕種植也是在《為往聖繼絕學》,因為這位聖人就是我們大地的母親。讓我們再回看無翻耕種植,其實是大自然教導我們生命細膩的篇章。當我們走進田野,看到那深厚的黑土不再被鋤頭翻開,反而保留著一層蓋滿枯枝、落葉的天然覆蓋,這是大地最為溫柔的擁抱。無翻耕的土地,表面看似靜默,卻蘊藏著生生不息的力量,如同潛藏在泥土中的春天,等待著時光的呼喚,重新綻放出綠色的生命。

無翻耕的農田,表面上可能顯得有些荒蕪,但實際上,這是自然與人類智慧最為默契的合作,如果我們能用心去打理,無翻耕的農田亦可以呈現出大自然不一樣的美。當落葉、殘草和過季作物的根系殘骸覆蓋在土地上時,它們會慢慢分解,成為土壤的養分。這些天然的覆蓋物不僅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被風雨沖刷,還能保持土壤中的水分,減少蒸發,讓植物的根系有足夠的水分和養料供應。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 華嚴經

 

我們的世界由數不盡的生命所組成,而在我們的體內也有數以億計的微生物與我們共存,與大地共存。無翻耕種植也正是對土壤生態系統的禮敬。土壤中的微生物、細菌、真菌和其他有機體,是維持土壤健康的關鍵。翻耕會擾亂這些生物的生存環境,破壞它們的棲息地。而無翻耕種植則讓它們得以安居,持續進行分解和養分的轉換工作。這些微小的生命,雖然不為人眼所見,卻在默默滋養著整片大地。它們將枯死的植物殘體轉化為養分,讓新的生命得以誕生。這是一場看不見的生命盛宴,從落葉到泥土,從泥土到新芽,無數次的輪迴和再生,讓生命之流在不斷循環中延續。

無翻耕種植的核心理念,並不僅僅在於土地表面的保護,更在於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它提醒我們,大自然本身就擁有一套自我修復和更新的機制,並不需要過多的人為干涉。我們所要做的,是在這場大自然的自我運作中,找到自己的角色。農民不再是土地的主宰者,而是與土地共同生活的伙伴。土地養育著作物,而作物的殘留物又回饋給土地,這是一場自然的雙向對話。

當然,無翻耕種植並非沒有挑戰。對於那些習慣了翻耕的農民來說,這種方法的改變可能會令人感到不安。他們可能會覺得種植時,雜草可能會大量滋生,但其實我們可以用《以草治草》的方法解決這樣的問題,並且還能降低人工除草的成本。此外,無翻耕土地的初期,養分供應可能不如傳統耕作方式來得迅速,因此作物的生長速度會顯得較為緩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地會逐漸恢復自身的養分循環能力,變得更加富饒和穩定。

無翻耕種植的理念不僅僅是技術上的革新,更是一種哲學上的反思。它讓我們重新審視與大自然的關係。我們不再是單純地從土地中取走,更多的是學會給予與回饋。在這種農耕方式下,土地的生命力不會因過度耕作而耗竭,反而會在每一個成長季節後得到滋養,為下一季的生長做更好的準備。大地不是無限的資源庫,而是需要我們悉心呵護的夥伴。

無翻耕種植,便是這場自然大戲中的一個重要角色。我們與土地之間的關係,不再是單向的索取與利用,而是學會理解、尊重與回饋。當落紅化作春泥,它們的生命並未終止,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下去,守護著大地的繁榮與富饒。最後,以尼采這句話來結束今次的分享。

 

在我離開你以後,我用另一雙眼來尋覓你,用另一種愛愛你。 —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記憶中,上面那句話好像是尼采說的,是我在大學時在某本尼采的著作中所看到的,但在網上搜了一遍,卻完全找不到這句話的痕跡。難道是我記錯了嗎?

 

 

 

*照片由供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