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師」的可喜和堪憂
「初為人師」課程是教育學院畢業同學會籌辦,斷斷續續都有數十年歷史,由一連串講座組成。以往課程面向新入職於學校的老師,是畢業後必修的教育局新教師研習課程一部分。因為疫情時政府頒令限聚,同學會遂轉為在網上舉行,主要面向教育大學畢業生。隨社會復常,「初為人師」課程逐漸回歸線下,今年8月9日和12日,在教育大學舉辦了兩場講座,既有可喜,亦有堪憂。
一可喜在形式:回歸線下,熱情互動
教學的本質無疑是互動,疫情障礙了人和人的互動。同學會堅信教學是生命在互動中互相影響、互相滋潤、互相啟發,好比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根蠟燭點著無數蠟燭。疫情時,同學會雖也勉為其難舉辦線上初為人師課程;疫情後,應當回歸線下,讓新教師得以面對面交流,在更熱烈的學習氛圍感受生命間的互動,建立對教學本質的直觀認識。
新教師和經驗教師小組互動,討論情景,疑問都獲得即時解答,不僅加深理解,更激發學習熱情。他們舉一反三,不斷追問,還不斷筆記要點,甚至忘記了時間,即使結束了也渾不在意,直至所有人問完最後一個問題,講者說完最後一句分享,才願罷休離開。老師好學,既可敬,也教人為他們的學生感到可喜。
二可喜在講者:年輕務實,度人金針
要能啟發聽眾,提供堅實的知識和理論基礎,讓聽眾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實在有賴多位有心有力的講者。
今年的講者格外讓人耳目一新,因為他們全部是在職老師,有的相當年輕。他們不但接受過最新的教育理論訓練,還能結合自身實踐,加上他們和新老師年紀相近,溝通流暢,為新教師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正是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他們教學功底紮實,平日主動積極處理各種事務,可見一斑。
三可喜在講題:主題多元,切合需要
雖只有短短兩日,但講題仍兼顧了中、小學,涵蓋了各學科的教務、班主任工作、班級經營、課外活動、日常訓輔心得、照顧學習多樣性、升學和銜接、家校合作、社區支援,都是一個新老師開學時需要了解的內容。各位在上述範疇有豐富經驗的講者,都能要言不繁,選取適當而典型的例子,串連關鍵之處,以助新老師融會貫通。
所以,參加的新老師大多填回有效問卷,在「講題切合需要」、「內容對他們有幫助」、「講者有啟發他們反思」全部三個評價問題,沒有一人答不同意,過半數答非常同意。
堪憂:規模仍小,體系未復
這次的報名人數,比起疫情前的實體課程和疫情時的線上課程,都差了很多。這可能反映新教師對即將面對的文化衝擊未有感覺,更折射出當前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就是校外體系仍未恢復到疫情前,現時新教師需相當依賴學校安排的啟導老師支援。在現時青黃不接的情況下,擔當啟導老師的中層管理人員本身已經繁忙,如果新教師基礎不穩,啟導工作就會令他們百上加斤。
結語
今年的「初為人師」課程在形式、講者和講題上都有不錯的效果,為新教師提供了一個全面而深入的培訓,相信參加的新教師們能夠更好地應對教學中的各種挑戰,為未來的教育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新教師培訓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很長很遠的路要走。《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既是自勵,也與各位同道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