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自然相處就是生活學習

走入大自然,不一定是到郊野公園,上山下海體驗。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地球村」,我們自己生活本身就是自然法則、循環的一部分。只要日常多加覺察,就可以加強與自然的聯繫。開花落葉,天氣變化,生物互動,都是人類無法操控的大自然現象。然而,電子器材、室內恆溫環境、方便食品等是以使用者的角度設計、使用和調配,卻讓人類有著相對大程度的控制權。縱然如此,現實上我們仍不可能創造一個完全與自然割裂的環境,所以學習與自然相處是人生必修課。

記得疫情中後期,我成功得到政府全額資助小型教育活動,亦幸運地可以成功推行;記得當時還很擔心會否有學校參加,始料不及的是,只幾天已經收到大量回覆,而當中大部分老師都反映學生已經很久沒有走出校園,亦知道學生需要在戶外走一趟。最後我與教育團隊一起為幾間學校舉行了疫情中首個走出校園的自然活動。

老師與學生其實都知道,或者不自覺地會顯露出走出室內課室環境的需要。學生在課室門外集隊已經展露出對離開校園的期待。半天的戶外活動,其實只是一個簡單的市區公園樹物探索,加少量競賽元素。整個活動過程都十分投入,做到動靜兼備。動︰學生小組都在指定時間內在範圍探索,靜︰細心觀察自然中的細節及與組員討論。

戶外活動本身看似是一個任務,一個責任;但從另一角度切入,其實是滿足老師及學生身體的需要,包括走動、休息與調整。大自然中一個關鍵特點就是平衡。人長時間於固定的環境,明確指引下工作,工作熱誠與效能難免地會隨時間漸漸減退;走出穩定環境,嘗試接觸自然中無法預測且非人為的事件,實際上是一種讓身心重新調節的良好方法。

所以,將學習從課堂延伸到自然中,不僅是一種教育理念的創新,更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的投資。 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孩子們創造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在與自然的互動中,健康成長,快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