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
我的前半生近60年,影響我成長的學校,由幼稚園到研究院,實在頗多,有本地的,有英國的、澳洲的……不過,就時間的長短而言,那一定是中一至預科的中學,那是由1977年至1984年的7年歲月。打從我11歲到19歲的少年和青少年階段。這人生最寶貴的7年,我都在同一間中學就讀, 我中學的母校是東華三院的第六間中學,名為伍若瑜夫人紀念中學。
東華三院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慈善團體和辦學機構,由東華的義學開始,東華已致力為香港提供幼小中的教育服務,近幾年更和香港中文大學合辦大專課程。東華之創立,其宗旨除了贈醫施藥外,就是為香港培訓各類的人才。東華各校的校歌是統一的,即幼稚園、小學及中學都歌同一首校歌。如果你有幸由幼稚園開始一直在東華所辦的學校就讀,唱校歌的日子足足長達15年,那你一定可以體驗及體現東華的辦學精神和使命。
東華校歌歌詞言簡意賅
東華校歌由邵光先生作曲、謝扶雅先生填詞。謝先生更是學貫中西的哲學家和文學家,他生於光緒十八年,幼年已熟讀中國傳統文化,及後留學美國,先後在芝加哥和哈佛就讀,學成後回國貢獻,先後在多所大學任教哲學,包括廣州的嶺南大學及中山大學,及後移民香港,先後在當年的崇基學院教授宗教學、倫理學和教育學、後轉到香港浸會學院任教,對中國及香港的大學教育貢獻甚鉅,他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由他撰寫東華校歌歌詞,別具意義。
校歌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兩部分,第一段如下:
海天一片,宏播仁風,
屬校遍港九。
有教無類,作育英才,
歷史最悠久。
這段是宏觀的:仁風萬里,有教無類,因才施教,歷史悠久,廣植桃李。
第二段是要勸勉學生努力前行,不忘母校,不忘責任。
晦明風雨,努力前程,
良機莫負。
愛東華,愛母校,
他日成材,服務社會,
報恩厚!
這首校歌歌詞意簡言賅,寫出教育的真締。從前每逢周會,我和全校同學都會頌唱此歌,不過最震撼的要算是,東華每年都會在香港政府大球場舉行的聯校運動會,港九新界的各間中學學生人數逾萬,在陸運會開幕時合唱,極其雄壯有力。
東華是個大家庭,香港的大型辦學機構。我校是東華的第六所中學,之前的五所,順序為黃芴南、李潤田、張明添、陳兆民、辛亥年總理。現時,東華已開辦有18所中學,總學生超過一萬人。因此,這幾十年來的畢業生已超過10萬計,東華畢業生已遍布香港而至全世界,在不同的領域,為社會作出貢獻!
建校者伍若瑜先生
我是伍若瑜的中五及中七的第一屆畢業生。當年的創校校長是趙柯燕冰女士,她個子嬌小,真的如燕子般輕巧。她是天主教徒,唸英國文學,在宗教和學問的薰陶下,她深信可以透過教育,可啟發學生內心的真善美,他人成就自己,也能貢獻社會!一個創校的校長對學校的發展和方向都奠定重要的基礎!她常在早會向我們講話,當年年少不知她的用心,早上的陽光倒是享受了不少呢!
伍若瑜先生是一位卓越的華人銀行家,他是永隆銀行創辦人。他的兒子伍宜孫及弟弟為了紀念母親,一同捐出建校的經費。「東華三院伍若瑜夫人紀念中學」的校名共有13個字,算是最長校名的佼佼者。
伍若瑜夫人紀念中學是在1980年初才建成的,坐落於葵涌石蔭邨附近一條斜坡路上。當年路的上方是臨時安置區,再走遠一點便是石籬貝邨了。聽聞這間中學原先的設計是「工業中學」,後來不知怎麼原因才改作文法中學的用途。學校的校舍較小,樓高五層,只有一個籃球場!但奇怪的是六中是東華的運動強校,而且葵涌區的學界體育比賽的成績經常名列前茅,而長跑更是全港著名,例如長跑好手陳敏儀,她是香港長跑紀錄的保持者,她也是六中的畢業生!
不過,當伍若瑜的校舍未落成啟用之前,首三屆的學生都要到葵盛的四中陳兆民中學上課。因此,四中和六中的老師和學生的關係較其他屬校密切。
所有東華學校的校徽都是相同的,校訓也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四大核心價值或美德,包括勤、儉、忠、信。學校共分4個社我是勤社的,顏色是藍色,由中一至中七,我都是同屬一個社。我初中的成績中等,中四選了文科,修八課,中五退修了地理,所以會考只考七科。中學會考成績中等,順利升讀預科。從前,東華中學有大型的聯校畢業典禮,我記得當年在灣仔新伊館進行。大會印有一本場刊,內裏巨細無遺地刊登了每間學校,每個學生,會考及高考的成績!那時保護私隱公署還未成立呢!
六中的公開考績的成績是中規中矩的。我有一位姓盧的同學,中學會考已有6A2B,到高級程度的成績是2A 1B,最終順利入讀港大唸經濟及統計,之後在政府工作,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當教授。盧同學當年有「閃電手」之稱,中史科考試寫滿兩本答題簿!
但最為人所熟悉的畢業生是謝婉雯。她低我三屆,1985年會考8A,和她同班的同學蘇詠儀也是8A,成為全港報章上矚目的頭條新聞!也是東華三院學校一場勝仗,創校短短4年,碩果累累!
謝婉雯和蘇詠儀兩人都申請了中大暫取生計劃,成功入讀醫科,兩人都成為醫生。可惜謝婉雯在2003年自動請纓到沙士病房工作,期間受感染,2003年5月13日離世,享年只是35歲!
想起東華校歌的歌詞,「海天一片,宏播仁風⋯⋯」。
此文曾刊載於《灼見名家》,202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