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音樂應從「語言」而非「閱讀」開始
當代與古典音樂教學方式有著截然不同的取向。筆者在教授有讀寫障礙及專注力不足的孩子時,發現透過閱讀樂譜學習鋼琴對他們而言並非十分有效。他們難以專注於樂譜上的細節,導致學習過程變得艱難。這促使筆者探究印刷術興起之前,音樂家們是如何學習音樂的。這些學習方式與我們當下的音樂教育又有何啟示?這篇文章將圍繞此議題展開探討。
音樂學習方法的演變
17至18世紀間,Partimento教學法在意大利極為盛行,這是一種基於低音線條的學習方式,學生需按照其和聲結構即興創作旋律。老師會提供必要的音樂詞彙與句法規則,並引導學生探索音樂創作的可能性。這種方法重視聽覺和實踐,而非依賴書面記錄。學生透過模仿和試驗逐漸掌握音樂結構,並培養即興演奏的能力。
反觀現代音樂教育可能則以樂譜為核心,學生被要求掌握音符在五線譜上的位置,並將其轉化為演奏動作。這種方法旨在精確再現作曲家的意圖,但過程中往往忽略了音樂創作與即興能力的發展,使學生更像「複製機」,而非創作者。
比較兩種方法的本質差異
古典音樂教育的方式如同從聽說學習語言,重視模仿與實踐;現代教育則直接從書面語言學起,著重於形式的精確性。兩者在學習重心上大相徑庭:前者重視音樂內涵與語感,後者則偏向技術層面的再現。
閱讀樂譜學習的限制與挑戰
學習次序錯誤
音樂學習應如語言般從「聆聽與模仿」開始,再逐步進入閱讀與分析階段。然而,現代鋼琴教學常直接讓學生接觸樂譜,導致他們在尚未熟悉音樂語言與情感表達時,便陷入視覺記憶的困難,學習過程變得機械且乏味,難以引發真正的興趣。
對與錯的觀念限制
樂譜學習容易讓學生陷入「對與錯」的二元思維模式。例如,若演奏了一個未標示於樂譜上的音符,便被視為「錯誤」。這種觀念抑制了學生的創造力,使他們害怕冒險與嘗試,最終可能對音樂學習失去熱情。
缺乏語言沉浸感
以樂譜為主的學習過程過於倚賴視覺,忽略了聽覺與動作的結合,導致學生缺乏對音樂語言的直覺理解。他們無法如同學習語言般,感受音樂內在的韻律與語感,因而難以靈活運用所學內容。剝奪日後的創造性,只管模仿彈奏別人的歌曲。
以語言學習模式為中心的音樂教學法
音樂如語言的核心理念
音樂學習如同語言習得,應從「聽、說」開始,再過渡到「讀、寫」。即興演奏並非毫無章法的隨性演奏,而是基於音樂語法與詞彙進行的即時創作。如同日常對話般,我們的對話是沒有預先預備,是基於即興的學習方法。但所使用的語言和語法卻不是憑空捏造,是自然且有組織。因此,在音樂的環境中,「聽、說」可以理解為「聽、即興」,在沒有預先準備的情況即時創作出音樂。
基於即興的學習方法
即興演奏可作為學習音樂語言的基礎。老師提供一些基本的句法與語彙,如和弦進行或短句結構,然後引導學生利用這些元素創作自己的音樂。這種學習方式類似於語言學習中的造句練習,學生透過反覆練習,逐漸掌握音樂的語感與表達能力。有時候,學生所即興的句子未如理想,老師再加以指導。老師也會引導學生去嘗試不同的音樂詞彙,讓音樂更加豐富。
即興學習的優勢
即興學習能培養學生的音樂直覺、創造力與自信。他們不僅是音樂的執行者,更能成為音樂的創作者和表達者,將所學內化為個人表達的方式。這種學習方法不僅提升了技術能力,更使學生在音樂中找到情感共鳴,建立與音樂的深層連結。當學生掌握越來越多的單詞和句子結構後,在日後欣賞其他大師的作品時,會有多一層理解。
筆者倡導一種將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即興、享受音樂應先於學習音樂為基礎,結合現代不同的演奏技巧、風格和理論,讓學生在即興中學習音樂語言,並在閱讀樂譜的過程中加深對音樂結構的理解。
結論
音樂教育應回歸語言本質,強調聽覺、模仿與即興的重要性。透過重新設計教學方法,我們可以讓學生擁有更豐富的學習體驗,使音樂不僅成為一項技能,更是一種與世界溝通的工具,從而讓學生能夠「我手彈我心」,用音樂來表達他們自己,演奏出屬於他們自己的音樂。希望此篇文章能為音樂教育的未來帶來啟發,推動學習方式的革新,讓音樂學習更具活力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