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都不能少!談特殊教育學生內地遊學交流

  • 作者: 張玉忠(非常遊學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愛學遊(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
  • 刊登日期: 2024年12月16日

筆者在11月初帶領香港特殊教育學校的百位師生遊學江西贛州,也是筆者歷來承辦香港最大一團特殊教育學生的遊學團,感到十分有意義,有些經驗想與教育界分享。

是次活動是由亞洲旅遊交流中心、贛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和香港特殊學校議會聯合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 — 百位特殊教育師生贛州行」,香港教育局施俊輝副局長和亞洲旅遊交流中心張棟主任都非常重視,親自出席送行儀式為每位參加活動的學生派發紀念品,贛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李俊銳局長出席了歡迎儀式和親自講課,張偉副局長則全程陪同交流。

是次特殊教育學生遊祖國有9所特殊學校的125位師生和家長代表參加,其中包括了有肢體殘障、輕度、中度和嚴重智力障礙和精神障礙等不同類型的特殊學生,也是香港特殊教育的縮影。特殊教育學生因其身體能力的限制,而在行動、學習、融入社會生活等方面是有諸多不便,尤其是遊學體驗。這次活動本着「有愛無障」,為特殊教育學生提供一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遊學體驗,過程雖然順利,也讓筆者感到特殊教育的學生遊學是大有可為的,但有一些技巧是應該分享:

我們在于都觀看大型舞台劇《紅軍長征第一渡》,認識紅軍長征的艱辛歷史,學習堅強面對生活的逆境;因為劇情有炮火轟隆的場景,容易令到精神障礙的學生產生應激反應和大叫,吸取了過往經驗,領隊便預先「劇透」,並準備了可愛耳塞給學生,這對學生的情緒有很好安撫作用,效果非常明顯,學生在離開劇院時炫耀可愛的耳塞,還說一點都不害怕。

在登上安遠《三百山》的纜車,我們聽到一個勵志的故事,雙胞胎的兄弟,一位是先天性殘障的弟弟,一位是身高1米9的哥哥。哥哥入讀香港大學護理學院,立誓照顧弟弟一輩子,弟弟則是想一家子一起去旅行,不被歧視。飲水思源,情繫紐結,家人的親情如是,東江水源與香港亦是如此。

特殊教育的學生遊學最大困難是交通工具,一是內地福祉車的缺乏,這次感謝贛州殘聯借出一輛福祉車承送輪椅學生,原來連殘聯也只有二輛福祉車,不知道香港教育界有沒有能力捐贈一架?二是高鐵中途站登車時十分短暫,4分鐘的停車時間內要等下車客人先走,再把120多位師生和家長送進車廂,挑戰極大,尤其還有多位帶輪椅的學生。這時會遇到一個問題:輪椅學生應該排在隊頭?還是隊尾?正確答案是隊尾,因為輪椅推不進車廂通道,會造成人流堵塞,但是這需要很有技巧說服家長,尤其是一位五十多歳父親急得要抱起近200磅的孩子登車時,必須要阻止他硬闖,要提供專業的協助,安排孩子輪椅先停進車門另一邊,等車開人流疏散後,再請車務員安排調位,這樣家長也安心了。

另外,最需要注意的細節是尊重,許多殘障人士家庭都不願參加普通旅行團,因為會因行動不便飽受歧見,在此,非常感謝黎耀祥先生!黎耀祥先生是這次活動的神秘嘉賓,與特殊學生一起同遊東江水源。黎耀祥先生雖身為香港三屆視帝卻毫無架子,非常主動和樂意與每一位特殊學生和家長合影和握手,一個都不少,讓特殊學生和家人感到了被尊重。

香港是最早發展特殊教育的城巿,早在1954年,香港紅十字會率先創立了香港首間醫院學校,成為為傷病及弱能兒童提供特殊教育發展的先驅,現在香港擁有多間為身體弱能的學生而設的特殊教育學校,特殊教育實踐領先亞洲。內地政府近年重視平等教育,製訂了相關特殊教育法規,鼓勵各縣巿開辦特殊教育學校。教育部在《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畫》中,提出了到2025年高品質特殊教育體系初步建立的主要目標。香港特殊教育在實踐方面有着先行優勢和豐富資源,內地則是轉道超車,急速發展,尤其在教材設計、課程規劃有許多創新理論,香港與內地在特殊教育領域是可以互補互動、共同進步的。共同彰現我國對特殊人群的人文關懷的提升,見證了中華社會文明發展的高度。

 

 

*照片由供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