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略談

蛟龍去,靈蛇來,在辭舊迎新的春節里,我曾收到不少親友的詢問:在拜年時,常見到「巳巳如意,生生不息」詞語,這「巳巳如意」中的「巳巳」是什麼意思?今年是「乙巳」年,這「巳巳」兩字是否寫錯了?為此,我想就此略談談「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的含義和意義,以及與其相關的「己」、「已」、「巳」三個漢字。

 

原來「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一詞最先是出現在去年11月2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的發布主題和主標識會上。中央台宣佈:乙巳蛇年春晚將在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總基調中,以「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為主題,與全球華人相約除夕、歡度農曆新年。

 

 「巳(si事) 巳(si事)如意,生生不息」 承古拓今,飽含深意。

 

我國在古代計時用的「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之中,「巳」相當於「早晨九點鐘到十一點鐘」的時段,「 巳」,象徵着陽氣巳出,陰氣巳藏,萬物見,成文章。而將兩個「巳」字對稱擺放,則恰似中國傳統的如意紋樣。雙巳合璧,事事如意,這是乙巳蛇年與如意之間吉祥曼妙的創意鏈接,飽含喜慶美滿的家國祝福,更彰顯着中華民族精神根脈生生不息的時代力量。

 

那麼「巳」又怎麼會和龍蛇有關呢?原來在「十二地支」中(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與中國十二生肖相聯繫的,它是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十二種動物標誌依次排列的(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根據這樣對稱相配,「蛇」與「巳」(排第六)對應的。所以「巳」又作為「蛇」的代稱。

 

那麼「乙」與「巳」又是怎樣的關係呢?在我國古代紀年法是用天干地支方法,用以記錄時間、方向等。「天干」共有十個,分別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個,分別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組合相配成六十個獨特的名稱,每一個名稱代表一個年、月、日、時的周期次序。例如,2024年是「甲辰」(龍年),2025年為「乙巳」(蛇年),到明年是「丙午」(馬年)。天干地支以六十年為一個周期循環排列,周而復始,延續至今。

 

2025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設計融合了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以「巳巳如意紋」為核心圖案。該設計中,「巳」字象徵着陽氣上升、陰氣收斂,寓意萬物復蘇、生機勃勃;而雙「巳」的靈感來源於傳統的如意紋樣,兩個「巳」字諧音「事事」,代表事事如意。主標識通過將甲骨文中的「巳」字巧妙變化為「靈蛇吐信」造型,并對稱反轉拼合形成「巳巳」并肩之態,不僅傳達出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還在對稱之中體現了方正與流暢的和諧美感。

 

在圖案化處理上,運用方形和圓形線條,符合太極圖的搆成,強調了中國傳統文化創造的審美精神。從正面看,「乙巳」兩個字,像兩條蛇,而「乙」字這條蛇昂着腦袋低頭翻卷,「巳」字則埋藏其間,兩字恰到好處融合一起,突顯出「乙巳」年含義,精妙絕倫!

 

 

「巳巳如意,生生不息」這一主題不僅是對乙巳蛇年的美好祝願,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體現。「巳巳如意」諧音「事事如意」,蘊含着對全球華人的家國祝福和對新一年的美好期許。「生生不息」則強調了生命的力量和延續性,彰顯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與發展,表達了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精神,激勵人們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更多的可能性。它渲染出「歡樂吉祥、喜氣洋洋」的中國年味兒底色,傳遞了一種朴素又美好的祝願,讓人們感受到春天的溫暖和希望。

 

在人們議論「巳巳如意,生生不息」話題同時,也出現了「己」、「已」、「巳」三個字的不同寫法。有友人問我,你是搞文字工作的,究竟哪個字才是正確的?「己」、「已」、「巳」這三個乍看很相近的字,就因為其中「乚 形筆畫上部的長短」或「乚 形筆畫與一個 コ 形符號之間的組合關係」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意思。因此下面就略微談談這三個字的區別和意義。

 

要想徹底弄清楚,最好根據漢字的特點構造規律來簡單自然地去區分它們,目的是一想到某個情景就知道用哪個漢字。這樣認識漢字不僅能區分,而且還能靈活地去運用。

 

漢字「己」、「已」、「巳」在字形和筆畫上幾乎完全相同,都是三筆(橫折,橫,豎彎鉤)。有多少人在寫它們的時候搞混。尤其是它們當作某些漢字的偏旁部首時更摸不清是哪一個?

 

讓我們先從「己」,字說起,己讀音jǐ(幾)。古文字裏是像一根絞絲的繩子,用來表示紀年、紀時。後來人們在這個象形字加上絞絲旁「糹」,變成形聲字「紀」字,專門用來表示紀年、紀元等意思,而「己」就單獨表示自己意思。《說文解字》裏面說:「己,中宮也。己在中,人在外。」這裡意思是比喻: 我是一個沒有出生的小幼兒,還沒有發育完全,自己一人在母親的子宮最中央,還沒有出生,所以我的豎彎鉤還沒有露頭。因此「己」的釋義就是自己的己,我是主體,以我為中心。孔子《論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現在己都表示自己,如:己方(自己這一方面);己見(自己的意見);己任(自己的任務)等。現在我們常用的詞語有知己知彼、舍己為人、克己奉公、各抒己見、嚴於律己、安分守己 等。

 

「己」字還有一種釋義,就是「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排位為第六位的「己」。詳見上面[干支]所述。


再說「已」字,已讀音yǐ(以)。「已經」的「已」,它的古漢字像一個胎兒在母親肚子裏面已經發育完全,即將要降生。懷孕已經截止,所以「已」字的豎彎鉤剛剛露出頭。表示已經發育完全的意思。「已」的本義是表示時間完成或時間過去了,如:時間已過、早已知道、已解決了等。後來引申為停止意思,《詩經·鄭風·風雨》中「雞鳴不已」。這里的「已」,就是停止。現在我們常見常用的如:爭論不已。有加無已等,都是停止意思。

 

最後說說「巳」字, 巳讀音si(四)。這個字可能就比較陌生,比較難以理解了,因為它的確不是很常見在我們的日常交流中。《說文解字》說:「巳也,四月,陽氣巳出,陰氣巳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巳為蛇,象形。」在時節上指農曆的四月。而後常常借指十二地支的第六位,與十二生肖的蛇相對應,有個詞語就叫「巳蛇」。在每年的四月份,春天來了天氣變暖,冬眠了一年的蛇也從洞裏伸伸懶腰活動起來,這個季節也是蛇類開始蘇醒的時間段,故叫「巳蛇」。其實在古文字中「巳」字像已經出生的小幼兒,所以它的豎彎鉤不僅是露頭 而且到頂把口全部堵死,表示已經成為胎兒,所以巳字的本意為「胎兒」。可以作個比喻:胎兒出生要活動,春蛇四月不冬眠。這就是「巳」字的釋義。但因為少用也不好理解,為此只要記住它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代表十二生肖中的蛇,巳蛇,我們知道它有這個意思就行。另一個意思就是代表某個時刻。巳時已到,這是比較常見的一個報時,巳時是指我們原來的上午的九點到11點這一段時間。

 

在常用的數千個漢字中,形狀大小有別,形似相近的字很多,但是差別最小的三個字莫過於「己」、「已」、「巳」了。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漢字的奧妙往往就表現在那一毫一釐之間的差異。像「己」、「已」、「巳」這三個幾乎很相近的字,就因為其中筆畫上部的長短和筆畫與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意思。如「不能自已」,就是自己不能夠停止下來的意思,是已經的「已」字,而不是自己的「己」字,這里的「已」是停止的意思」。為了便於掌握它們的區別,今天介紹一些口訣把它們的不同點概括得很清楚:“

 

一、「己」 (ji)中空,「已」(yǐ) 半空,「巳」(si)全封。

二、 自「己」 (ji)張大口,「已」(yǐ)經半開口,到「巳」(si)閉住口。

三、 不封口為「己」 (ji),半封口為「已」(yǐ),全封口為「巳」(si)。

四、「己」 (ji)字平底,「已」(yǐ)字掛在半山腰,「巳」(si)字頂高,。


 

以上是看「字形」來區分「己」、「已」、「巳」,接下來再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來快速區分漢字「己」、「已」、「巳」。大家看下圖它們的字形寫法,「己」 (ji)像是一個人昂首挺胸在台在做自我介紹,一副很自信的樣子。「已」(yǐ) 覺得它已經超過了自我,戰勝了自己,所以它的豎彎鉤的起筆要比自己的「己」jǐ突出一點。而「巳」(si),像一條長長的蛇,就屬它的大尾巴長,天氣暖和了,出來盤在樹枝上曬太陽。

 

 

我們可用一個造句來濃縮三個字:「這星期日的巳時,我已把自己的作業做完了。」

 

「己」 (ji)、「已」(yǐ)、「巳」(si三字的字形雖然十分相似,也很容易寫錯。如果你能順口溜,和掌握它們的字形和演變以及字義,還是便於辨識了。但是漢字的複雜和多樣性往往在於它的特殊性,漢字是由許多部件組成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部首和偏旁所組合的。這三個字中,己(jǐ)和巳(si),則可作為偏旁和部首。比如:紀、記、配、忌、改、岂、妃、杞等這些漢字,里邊都有自己的「己」。又比如像這些漢字汜、祀、圯、港、包、异、起、导、巷等,都是以「巳」為偏旁或部首的。而已(yǐ)是漢字中的獨行俠,獨立成字,我們稱作獨體字,它從來都不作為其他漢字的偏旁和其他部件構成另外漢字。但是用「已」組成的詞語倒是很多,比如:已經、已故、已婚、迫不得已等。在書寫這些漢字時,人們往往會張冠李戴,尤其是在這三字的最後一筆時,不該出頭的出頭了,應該封口的不封了,需要半空的卻中空了,成了錯別字。

 

「全封巳,半封已,一點不封是自己」,這樣的口訣雖好,但我始終認為只靠硬性的口訣,也許能記住,但是關於字詞的色彩卻掌握得不充分。所以,學習漢字還是從根源上認識,了解每個漢字的起源,字形演變,分析漢字結構才更能靈活地運用漢字。在學習漢字的同時還更能充分地了解中華文化。

 

在2025年乙巳蛇年,「巳巳如意,生生不息」被廣泛應用以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祝福。同時。將兩個「巳」字對稱擺放,雙巳合璧,也象征事事如意,這是乙巳蛇年對「巳」字形態進行再轉化和再創造,反映出中國文字的審美精神和無窮的魅力!作為一個文字愛好者,藉此用「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祝福各位在新的一年裏吉祥、順利、好運、安康、幸福!

 

 

乙巳年正月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