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佛山市三所各有特色的學校

 

復活節假期,我應佛山市南海區三所學校的邀請,前往探訪及交流,這兩天的行情相當緊湊,讓我有了佛山教育的第一手資料。

早上坐高鐵到廣州南站,由西九龍站出發大約只需一個小時,下車後再坐15分鐘車便到達佛山的南海區。近年佛山的版圖經歷很大的整合,現包括禪城、南海、三水、高明及順德五個地區,總人口達950萬,較幾年前增加了不少,該市的GDP亦屢創新高,可說是丁財兩旺,朝氣勃勃。

有一位居住在南海桂城的朋友對我說,廣東省的教育有「兩南」特別出色,一是深圳南山區,一是佛山南海區。我今次拜訪了當地一所小學、一所小學暨初中學校及一所高中藝術學校,與三位校長會面,暢談當前教育的趨勢、機遇和挑戰。三間學校都辦得十分出色,三位校長辦學各有特色,表現都令人欣賞和佩服。因為篇幅有限,我重點介紹三所學校的情況,包括學生人數和學校規模,小學生及初中生寄宿的利弊,以及師生家長面對統考、中考及高考的壓力和難度,為什麼內地的教育會愈來愈卷。

 

國家政策改變挑戰大

 

第一所學校位於南海的主要街道桂城──桂城外國語學校,2002年開辦,全校約有1500名學生,大部分是寄宿生,學生由一二年級便開始寄宿,三至六年級絕大多數是寄宿的。

五年前國家改變政策,要推行均衡和普惠教育,下令要求小學及初中階段,民辦學校在校生總數最多只可是5%。結果,大量民辦小學及初中學校一年之間須轉為公辦。學校原先可以收取每年約5萬元的學費,突然要變為免費就學,營運資源大減,老師和校長的工資、奬金等都少了一大截。這是該校面臨的最大挑戰。這個改變需要許多解說和游說,才可以把人才挽留下來。

另外,近年政府又要打擊學校和家長過分催谷學生、揠苗助長的行為,強力推行「雙減」政策,為學生減壓減負,除了下令學校減少低效能功課外,亦要禁止學術科目補習。學校非常配合有關政策,因此小一至小六的成績表也不會顯示實際分數,只有B、B+、A-及A四個等級,學生惡性競爭的可能大大減少。學校亦不會為學生排名次,更不可按成績優劣而分班,只能按性別平均分班。但在香港,絕大多數學校都在小四便分開精英班和普通班,因此初小便要補習的學生都很普遍。

 

 

全寄宿學校 大有可為

 

第二學校位於郊區的獅山鎮──石小實驗學校,也是於2002年成立,這校的規模較第一間大三倍,面積達200畝,有教學樓和各項設施,如體育館、室內游泳池及400米標準運動場,還有教師和學生宿舍。

學校由一年級到九年級,合共有90多班。南海區教育局規定小學的班額上限為50人,初中則為55人。但為提高素質,石小小學及初中每班人數分別是45人及50人,學生總數達4500人,是全寄宿學校。另外,老師和職工人數合共500人,因此,學校要照顧的多達5000人。但我感覺到李校長仍然舉重若輕,游刃有餘!相對於香港小學25人一班,每間學校只有600名學生左右,這學校的規模是香港的七至八倍了。而且香港的學校絕大部分都是走讀生,不用照顧他們的起居飲食。

石小由私人買地建校舍,職員的薪金由學校支付,完全沒有依賴政府公帑,所以得以保留為民辦學校,不似桂城外國語學校般要強行轉制,是屬於「黃金5%」。學校仍可以收取學費,本學年小學學費要5萬元,食宿費也要1萬元。下學年小一開12班,有近600個學額,卻有2000多學生申請,門庭如市!但我始終覺得小孩子不是留在父母身邊教養更好嗎?於是我直接了當向李校長求教。

李校長說,他們在20年前開始時也有過擔心和猶疑,所以也認真地訪問許多家長,做過大規模的調硏,包括長期的追蹤研究,發覺絕大部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還是很親近的。李校長說,通常孩子在校第一個月是會有不習慣,常常思念爸媽,但絕大部分人很快就適應下來。相反,眾多父母說寄宿可訓練孩子的獨立性和治理能力,在學校,孩子可過着有紀律的生活。不少父母都要忙於工作,實在無暇照顧子女,如果不選擇寄宿,孩子就要由祖父母輩去帶,父母還是希望由專業教師去照顧及教導孩子。

李校長說自己的孩子當年也在這所學校寄宿,現在已大學畢業投身社會。除了他以外,還有老師都放心把自己的子女送到石小寄宿。因為學生不但可省下往返學校的時間,而且養成閱讀習慣,溫習時間充裕,而且學習氣氛更積極。難怪石小在四年級及六年級的統考成績,中、英、數、科,四科均名列獅山鎭第一,家長追捧這校,不無原因。

 

國內僅一半學生能升讀高中

 

7月,全國九年級的學生都要應試中考,以決定將來升學的出路。國家不希望只培訓學術人才,更希望有更多學生修讀技術或工業類課程,又或向體藝類別發展。近年,只有50%初三學生可升讀高中,另外一半的學生則要選職業和體藝類學校。但絕大多數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總是希望子女最終能升讀大學,再念硏究院,將來可以「出人頭地」。

國內的中考科目和高考很相似,中考要考七科,每科滿分為100分。體育必考,滿分則為60分,即中考滿分為760分,而到高考則不須考體育,所以700分便是滿分,可按成績入讀大學。

一仗功成萬骨枯!中考的壓力不比高考少,家長和學生的壓力蠻大,內卷的程度,可從教室和學校大堂的中考倒數日時鐘見證。對許多九年級學生來說,考試是場惡夢,或許會纏繞他一生。這所學校的中考成績卓越,成功升至高中率達九成七,遠較一般學校平均五成高得多。亮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難怪父母捨得讓子女小一便開始寄宿,確是可用「可憐天下父母心」來形容。

 

 

辰美藝術學院因材施教

 

為了避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有些經濟能力較佳的父母會把子女送到一些民辦、有特色的高中繼續升學。我到訪的第三間學校就是一所民辦辰美藝術學院,在桂城區內,2020年才開校,也是全寄宿。學費要15萬一年,食宿費則是1萬元左右。這是一間頗有資源的學校,建校費逾3億,校舍寬躺,地方闊落,設備先進,現有300多名學生,約三分之二人修讀藝術設計,三分之一修讀音樂類。創校校長是黃秋艷,她曾先後創立一間實驗小學、一間實驗中學和一間以加拿大課程為本的國際學校,是一位經驗豐富、功力深厚、創意非凡的教育家!

我們用上三個多小時參觀學校,因為專室各有特色:演奏廳、錄音室、設計室、圖書館、健身室、私人琴房、飯堂⋯⋯無一不是美輪美奐、別具心思的,可以說大開眼界,可以媲美一所大學!他們的課程都是設計來銜接英美加澳紐、日韓的大學,不少老師也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國人或海歸華人,師生比例頗低,老師可因材施教。

我看到許多學生的藝術展品都很有水準,就如大學生一般。簡單而言,就是「大學課程高中化」。現時,學生獲海外知名大學取錄的,可謂不勝枚舉,有歐洲的、北美洲的、亞洲的頂級大學,如英國的牛津大學,美國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升學成績如此理想,當然會吸引更多學生報讀。

黃校長已計劃在辰美的附近多建一所以體育為主題的高中,我拭目以待。我對黃校長是很有信心的,以她的經驗、視野、魄力和執行力,相信不久未來將完事。

 

高瞻遠矚 魄力過人

 

南海之行只是匆匆兩天,難免有點走馬看花,不過我可以結識了幾位高瞻遠矚、魄力過人的校長,這趟行程是很值得的。喜見南海各個階段學校都具有心有力的領導,相信佛山乃至中國各地的中小學教育都不斷進步,創意求新,追求卓越!但願內地的學生健康成長,愉快學習,學有所成!

 

 

 

此文曾刊载於《灼见名家》,202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