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副校長
中國教育部2025年一月發佈《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指南》,提出要推動實現每所中小學至少有一名具有理工科背景 (理/化/生/地/資訊科技等) 碩士學位的教師﹐確保每所學校至少有一名負責科學的副校長。
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人事配備要求。此舉旨在完善科學類課程體系建設﹐整合校內外各類實踐場所和資源﹐為推動「大中小縱向銜接﹑校家社橫向聯動」等中小學科學教育重點工作﹐提供了具體實施路徑和要求。
這是中國重視理工科教育的措施﹐也是中國科技人才發展到一定程度﹑有足夠人才供應﹑才可以提出的措施。中國人力資本投資穩步增長。2022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首次突破6萬億元,是2012年的2.21倍。
因為中國每年科/技/工/數 (STEM) 大學畢業生的數量超500萬﹐約佔50%﹐領先世界。國際智庫統計的中國高校培養的頂尖人工智能 (AI) 研究人員全球佔比第一。美國喬治敦大學指出,中國高校的STEM博士畢業生數量十年來明顯增長﹐預計2025年規模將達到美國的約2倍。
在中小學打好科學基礎﹐不光要教得好﹐還要打破學校的圍牆﹐充分調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博物館等力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像力和探求慾﹐培育批判/創新能力。這位副校長的功能之一是:引進校外資源﹐善用社會大課堂/平台。讓學生在“玩/活動”中引發興趣﹑擦出創意火花。不論上好課﹐在課外活動中有得益﹐都有賴高質素的教師。
我曾任職校長的第三組別學校﹐近年有若干學生參加本港的機械人大賽獲得全港冠軍﹐有機會赴美國參加國際大賽。既開濶眼界﹐更增添上進的信心。最近得悉已獲本地大學優先錄取入學。這端賴校內優秀教師引領方能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