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遊樂中學數的手段

家長最好收集一些錦囊,及早儲存將來可幫助引導子女面對學數的挑戰,甚至令他們透過學習數學取得樂趣。以下分享一些可借用的遊戲中學數的手段。

 

學識四則運算後就可以玩「合廿四」,學校老師或都會教;它既可以考腦筋,又可以變成比賽。家長想早點訓練子女的機靈性,不妨在他們學完除法後就試玩這遊戲。其核心概念就是善用24的因數分解:24=2x12、24=3x8、24=4x6;把手上隨機抽到的四個個位數組合成兩個數相乘,或適時插入加減法,就能成功算出答案。例如:7、6、3、1,可以有超過十組答案,包括有(7+1)x(6-3)或6x(7-3)x1。

 

遊戲規則略加改動,令玩法多些花樣。例如改用撲克牌,即數字除1至10外還包括J(11)、Q(12)、K(13),玩法一樣。如抽出7、8、J、Q,結果可以是11+(8+(12-7))或8/(11-7)x12。當然腦袋要轉得更靈更巧。

 

提起因數,同子女玩玩檢視一個數字是那幾個20以下的數字的倍數;可以玩鬥快或者鬥多。例如47046可以被2、3、6整除,或15345能夠給3、5、9、11、15整除。所需要的是預早知道一些規則和用心算計數,原來數字的每個位的數字總和能被3或9整除,則它亦可被3或9整除;若數字最後兩個位能被4整除,這個數就是4的倍數;…其實這些秘訣可從網絡上就找到。重點是當作一個遊戲讓子女玩過後,到了課堂上老師教相關課題時,他們就不會太過抗拒。

 

數字或者略嫌抽象,改為測量身邊事物,例如測度大廈的高度吧。只要知道大廈的層數,孩子只需要跑去點算一層樓梯的級數,再量度每級的高度;之後用乘法就能算出大廈的近似高度。這個方法在室外有樓梯的地方亦可以玩。如要量度山的高度,那就要學到三角函數才可以玩。

 

統計亦可從擲骰、擲毫開始,先玩後教;尤其是可借機率與賭博的相關性,順便加入防貪和防賭的家庭教育。始終自己孩子自己教,好過要等學校德育課。

 

最好的方法都是閱讀數學課外書。和子女多講一些數學家的小故事,如:祖冲之、高斯等;或一些古代文明已有的數學發現。到課堂教到時,他們就會有點親切感;這類圖書在公立圖書館都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