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彌撒的好經驗

8月31日主日早上9時正,我參加了葵芳聖斯德望教堂感恩祭,因為我家由藍田匯景花園搬回葵興居住,所以我也要由油塘聖雅各伯堂轉到葵芳區的教堂望彌撒。
2017年開始,我搬到藍田以方便兒子和女兒在將軍澳上學,我和太太由2018年9月開始參加慕道班。本來慕道期只是為期一年半,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我倆慕道足足兩年才完成,到2020年的復活節領洗。因此,我在聖雅各伯堂渡過了七年,在那裏有一份特別的感情。
聖堂滿中國色彩 主保殊受聖寵
聖雅各伯(St. James)是位漁夫,他和弟弟若望是最早追隨耶穌的宗徒之一,而他有很多機會在耶穌身邊學習,他和聖伯多祿相似,是耶穌最親近的宗徒之一。有一次,他跟隨耶穌上山時更經歷耶穌顯聖容的聖跡!可說是一位深受聖寵的門徒。另外,他也是第一位殉教的宗徒。他是聖雅各伯堂的主保,一位很了不起的宗徒。
聖雅各伯堂是一座中式建築,綠色的瓦頂和紅色的柱子古色古香。聖堂位於油塘,鄰近鯉魚門,因為聖堂已有60多年歷史,裏裏外外確見殘舊,最終在2019年開始由范錦棠神父帶領下重修翻新。工程浩大歷時數載,幾經艱辛教堂終於煥然一新。

范神父特別從法國邀請了一位修女來港,為聖堂主牆繪畫了一幅巨大的耶穌像,那是一幅耶穌剛從死裏復活的畫,我覺得是最「精神爽利」的耶穌基督,充滿神采和正能量。側面副牆也繪了兩幅壁畫,一面是聖雅各伯和弟弟在小艇上修整魚網,另一面是60年代香港鯉魚門漁民打魚的情況,很有意思,很配合油塘及鯉魚門的社區。
我返聖堂那時是范錦棠神父擔任堂區司鐸,他望之威嚴,講道有趣,談話認真,做事勤奮,受人尊敬及愛戴。他晉鐸已逾50年,後來調任他區,並由比利時籍的馬神父接任堂區司鐸。馬神父是位慈祥幽默的神父,年紀也大,因此由菲律賓籍的艾神父協助。我和太太差不多每周主日都去聽這幾位神父講道,獲益甚多,這教堂確是我在天主教信仰的孕育及發展的地方,三位神父都是我們的啟蒙老師。
與聖斯德望堂結緣
聖斯德望堂位於葵芳足球場的旁邊,隔鄰是一所中學。教堂共三層高,聖堂位於二樓,那是一所可容納300人的中型聖堂,橫行有四排,聖堂設計簡約,而且也富中國特色。
我參加的那一台彌撒是由墨西哥籍的陸神父主持,他講道生動,以吹氣球去講解謙卑的重要,勉勵教友要學習耶穌做到良善心謙。彌撒後我有機會和陸神父傾談,他說聖斯德望堂的司鐸是薛神父,暑假他回墨西哥探親三個月,陸神父只是代他一段日子。

雖然不捨聖雅各伯堂的教友,但筆者也可以找些機會參加他們的聚會和慶典。天主教感恩祭的內容及流程是全世界統一的,經文及詩歌是一致的,只是語言不同。無論身在何處,都應該學習天主的教導呢!
*此文曾刊載於《灼見名家》,202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