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友社第32屆「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同學展現傳媒素養

提升中學生傳媒素養的十大新聞選舉

 

 

學友社於2024年2月24日舉辦第32屆「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頒獎禮,共有110多位同學及嘉賓出席。活動獲得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及公民教育委員會贊助,目的在透過計劃一連串的新聞選舉及培訓工作坊,增強中學生閱讀新聞的廣度與深度,提高對香港社會、國家事務及國際局勢的認知,從而增強他們對現代中國的認識,培養反思能力,作出批判。另外計劃亦希望培養中學生更關心新聞時事,對社會事務的參與性有所提高,懂得客觀分析及批判媒體和社會議題,並學懂尊重及包容社會上的不同意見。活動內容包括候選新聞初選之「千編細選」、新聞評述比賽、「認識大灣區」新聞挑戰賽 (線上形式)、總選投票、新聞解碼挑戰日(線上形式) 及頒獎典禮。

提升中學生時事觸覺及探索思考

學友社與學生同行75載,當中「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已舉辦了32屆,歷屆都約有四分之一的全港中學參與。十大新聞的運作原則是從初選的設題,到總選投票的過程,都讓同學自主參與,以便能貼近中學同學的思維、意識,並能對時事的認知作判斷。過去,筆者曾分析連續12年的學友社十大新聞選舉結果,發現中學同學對時事的關注與重視,受自身新聞價值要素、以及學科研習內容所影響。

同學的新聞價值要素,包括傾向對切身、震撼、簡易、懸疑的時事較感興趣,選取新聞的時候,大多考慮新聞的衝突性、顯要性、影響性及人情味。對與自身相關的或引發共鳴的新媒體分享及片段,更常作回應或轉發,互動參與過程加強事件的感染力,因而影響同學對有關新聞事件的排名。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語文及歷史科等的時事討論及學習內容,與同學的短期及長遠切身利益相關,對同學的時事觸覺及取向,均構成認知與思維意識的影響。

去年本港的碎屍案、荷里活廣場斬人案、世紀暴雨及十號風球蘇拉襲港,便獲得第2-5位的得票率。同學對國際新聞多有關注,7 則國際新聞中,便有四則入選十大新聞,包括日本排放核廢水、「泰坦號」潛艇遇難、ChatGPT熱潮、以巴衝突。同學對內地新聞的關注度亦有所提高,李克強逝世及習近平連任國家主席均排名第8及11位。

生活在資訊爆炸的現代社會,提升學生的傳媒資訊素養顯得特別重要。學友社除了舉辦十大新聞選舉的初選及總選之外,更加入了「認識大灣區」新聞挑戰賽及新聞解碼挑戰日線上參與項目,中文和英文的新聞評述比賽更有效激發同學作深度的時事反思、分析及批判。作為「一國兩制」亞洲的國際大都會,學校、機構及媒體提供既廣且深的時事新聞閱讀及探究鼓勵,將有助大家認知國際、立足灣區、共建香港!

 

文章引自:星島日報 學與教 學友智庫20240305 梁麗嬋《提升中學生時事觸覺及探索思考》

 

獲獎中學生即場回應之風采

第32屆「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頒獎禮上,獲獎者在台上接受主持訪問,他們的回應及參賽心聲,展現出中學生的傳媒素養及思考特徵:

 

 

「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第一手資料

「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歷屆計劃詳情及資料冊可從計劃網頁連結了解,相信內容對關心中學生傳媒觸覺及資訊素養者,可取得大量第一手資料:https://top10news.org/ 

最新的第32屆計劃 ( 2023年 ) 資料冊已上載網頁,內容包括年度三十則新聞內容附圖像,更有初高中組中英文新聞評述得獎作品,值得師生參考及閱讀欣賞:  資料冊可透過連結下載

 

 

*照片由供稿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