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中學

  • 教學設計

    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是前線教師常用的課堂教學策略。其精神在於教師要視學生的個體差異為資源,課堂上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個體的能動性和群體的合作性,以便組員間能夠透過個體與群體的互動互補長短,共同建構知識、提升集體智慧。
  • 教學設計

    淺談圖示板書在中國語文科閱讀教學中實踐的經驗

    一個優秀的圖示板書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利用精煉的文字、簡單的線條、具體化的圖像,有系統將教學重點、內容展現於同學眼前,它既是老師備課的藝術結晶品,也是一把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能的梯子。
  • 教學設計

    提升學生學習動機之策略

    學習動機(motivation to learn)是指引起學生學習動力,並持續學習活動,同時讓學生的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的學習目標之內在心理歷程。培養學生學習動機,讓學生好學、樂學應成為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故教師應適時地運用動機策略以激勵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行為。
  • 教學設計

    創新思 — 重新定位音樂教學模式

    在現今因應時代特點及學生的興趣,在音樂課堂中引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音樂學科作為技能學科,有別於其他傳統的文化考試,盡可能提供更多機會通過不同的層面、多元化的評估,去判定一個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
  • 教學設計

    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板書設計 — 以旅款科為例

    高中旅遊與款待科的內容豐富,所涉及的概念分散在六個不同的專題中。思維導圖運用在旅款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大致架構,也可以強化和完善知識網絡。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味地依賴思維導圖,宜結合其他策略,以發揮更大的教學效果。
  • 教學設計

    提升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現今世代資訊科技非常發達,學生可以透過不同途徑獲取科學知識,面對著這些已具備廣泛科學知識的學生,作為科學教師,可以如何在科學課堂上吸引學生繼續在課堂上學習科學呢?他們在不同途徑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又有多少是正確的呢?
  • 教學設計

    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 生物科分享

    教育實踐和教育心理學實驗都證明學習動機能激發適當的學習行為,使學生能朝著特定的學習目標邁進,並在向目標進發的過程中,克服各種困難。故此教師在其教學設計時,要刻意運用適當的策略,以維持及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放大學習效能。
  • 教學設計

    STEM課程的設計和反思

    STEAM教育與一般科目的課程不同,沒有指定的課程指引和考核方法,所以在整體的設計上可由學生的能力和興趣、老師的專長、學校的方向和支援等條件去考慮,從而設計出適合學生課程和教學活動,讓學生培養出適切的STEAM素養。
  • 教學設計

    數學科進行學習圈的分享與啟示

    如何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讓他們能夠投入學習?怎樣能夠使學生學得更好? 在參與數學科學習圈的過程中,體會到設計合適教學流程、優化教學策略對提升學生課堂學習表現的重要性。
  • 教學設計

    如何在課堂善用評估促進學習

    「促進學習的評估」,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透過多元的評估方式,了解學生掌握甚麽、不知道甚麽,從而進行學習的強化和補底。本文討論如何在課堂上善用促進學習的評估。
  • 教學設計

    推廣閱讀的策略和實踐

    要培育學生的閱讀文化,需要學校、家庭以至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推行。在學校層面,推廣閱讀不只是語文教師的工作,而更應是全校教師的參與,因為推廣科普閱讀,更有助學生掌握不同範疇的知識。
  • 教學設計

    小組討論對提升議論文寫作

    學生在寫作議論文時常出現的問題:雖有個人立場,但欠缺有力的論據,論述簡略,欠飽滿等。學生受到個人見識的局限,觀點單一,論述的角度狹窄。是次研究的是為了探討小組討論如何提升議論文寫作的內容質量。
  • 教學設計

    生命教育散芬芳 經典篇章學世情

    在現今社會發展迅速,科技似乎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但教導同學掌握生命的智慧,仍然是教育工作重要的一部份,歷久彌新,不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 教學設計

    數學科的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效果差異

    • 作者: 葉兆庭 (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特許培訓發展學會數學及統計課程總監、博雅國際教育研究院高級講師及華夏書院數學課程主管、深圳菁華中英文實驗中學國際部高中數學科領頭人)
    • 刊登日期: 2024年3月27日
    • 關鍵詞:
    實體或線上實時授課屬被動學習,這種模式在實行時存在多個局限性。由學生主動學習,當學生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時,便會產生學習動機,學習時自然變得積極主動。
  • 教學設計

    一夢傳承:以劍擊活動推行價值觀教育

    讓學生透過不同的劍擊活動,身體力行,將中國體育強國的夢一路傳承下去。
  • 教學設計

    古文,從何入手?

    本文以具備中學程度的讀者為對象。先指出學習古文的價值,再從「讀什麼」、「怎麼讀」兩個角度,簡要地指出學習古文的基本方法。
  • 議題探究

    香港教育的再出發與港人的發展前景(上)

    香港回歸祖國已超26年了,作為一個香港土生土長的港人,我當然很關心未來十年香港的發展前景,以及跟著的走勢。可幸的是,不光這三年自現任香港特首上任以來,有一番新的氣象;而國家在中美矛盾重重的情況下,更建立了一套飛躍性的全面發展理論。這在教育方面,特別表現為習主席指出的要打造中國(人)知識體系的大方向。
  • 議題探究

    人必須凌駕於人工智能

    今天,我們進入了人工智能(AI)的年代,就是機器人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結合的時候,然而在2016年開始圍棋對弈AI程序 AlphaGo戰勝人類冠軍,引發了社會人士提出AI是否能超越並取代人類?
  • 教育實踐

    若同學問孩子借錢,父母應該怎麼辦

    最近據香港會計師公會發布《中小學生理財現況調查報告》,以電子問卷訪問1,337名來自23間學校的本地小四至中三學生,結果發現,49.3%受訪學生曾向他人借錢,主要是朋輩之間互相借貸;76.6%人稱曾借貸予別人,當中借給同學或朋友的佔比相當大,情況令人關注。
  • 教育實踐

    談班主任從興趣入手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現今科技發展迅速,電子設施及網絡普及,人們比起以前更容易獲取知識,然而學習材料大增,使學生陷入重量不重質的學習困境,倘若成績不理想,學習興趣便會受到打擊,對學習感到厭倦。教導這些因學習壓力而失去興趣的學生,應由自主學習入手,引導他們提升學習動機。
  • 教育實踐

    國民教育 創知經驗

    近年,香港社會氣氛持續緊張,年輕人出現了大量對國家的負面情緒,民族感漸見疏離。作為一間愛國學校,我們必須肩負起教育使命,引導學生正確認清自己的國民身份,以身為中國人為傲。
  • 教育實踐

    STEM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STEM 教育目的在提升科技發展與競爭力,進而影響國家發展。我們需要思考,孩子面對的是個怎樣的未來?只有搞懂這問題,孩子才能在學習過程中清晣自己的路向,知道該掌握哪些知識、技能與態度。
  • 教育實踐

    疫情三年復常後的大中小學現象

    失去了三年正常的中學校園生活,對疫情後的大學生造成多大的影響呢?或許,大家認清事實後,年輕人努力自強外,每人都多走一步,每人都多出一分力;在日常生活中,在制度中,去接納,去關心我們身邊的年輕人,是目前來說大家即時可做,及有機會成為及時雨的一步。
  • 教育實踐

    電腦教育

    解決創科人材的治本良方是先擴大創科培育教師的基石,培育香港學生把握創新科技這顆種子,必先有更多的園丁去播種、耕耘及栽種,並延伸至更多的教學研究,以達至科教興國。
  • 教育實踐

    學生內地考察交流成效的我見

    建立國民身份認同不能單靠書本和講述,親身的感受和觀察至為重要。所以,學生如果能夠回到內地,親身體驗和實地考察,他們對國家的認識和感情才會慢慢提高。
  • 能量加油站

    【差】和【異】

    現今社會需要不同能力的人才。多一把另類的尺﹐就多一批人才。教育工作者要省思我們有否用過於單一的課程 (跑道) 和考評方法。故教師對評核的「異」應有更高的醒覺。
  • 能量加油站

    元認知

    出了氣力﹐卻沒有成果﹐還會繼續努力下去嗎?如果勤懇認真溫習﹐成績卻沒有上升﹐仍會堅持嗎?教師就是要協助學生搞清楚方向進度﹑是否有寸進﹑如何走下去。
  • 能量加油站

    小校?大校?

    大校(人數多)好還小校(人數少)好?主要看「好」的定義。各學習階段的學生需要不同的學習環境。能達致期望的學習效能﹐就是「好」。
  • 教育實踐

    跟創意教師對談 領略何謂創意教育

    創意教學評審計劃以示例不斷燃點教師教學的熱誠、創意、創新與創造力,為我們的學生提供更優質及多元的學習,最終獲得專家大師的認可,並能廣泛推廣及分享。
  • 教育實踐

    學友社第32屆「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同學展現傳媒素養

    透過計劃一連串的新聞選舉及培訓工作坊,增強中學生閱讀新聞的廣度與深度,提高對香港社會、國家事務及國際局勢的認知,從而增強他們對現代中國的認識,培養反思能力,作出批判。
  • 教育實踐

    家長投訴教師的處理

    投訴文化的普及和有家長以消費者自居,前線教師面對家長投訴時遇到不少的挑戰。筆者建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情商和抗逆力,同時要學習調解技巧和熟知校本處理投訴的程序,而更重要的是做好校內的家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