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復常後的大中小學現象

摘要:失去了三年正常的中學校園生活,對疫情後的大學生造成多大的影響呢?或許,大家認清事實後,年輕人努力自強外,每人都多走一步,每人都多出一分力;在日常生活中,在制度中,去接納,去關心我們身邊的年輕人,是目前來說大家即時可做,及有機會成為及時雨的一步。

 

學子輕生 勿草率歸因於制度

今年是復課後的第二年,去年是假復課,今年是真復課。為何說去年是假復課呢?中學也許還好,全日制復課較早;小學在去年二月前,只是半日制復課,半天課一般能處理的都只是學生的學業,學業以外的事情因時間不足,只能盡量做。二月後,全日制復課,但沒有了開學的各項常規訓練,中途改變在校時長,只是做到了全日回校的「形」,但缺了全日制上課的「神」。

然而,不論半日全日,老師、家長、學生均不在狀態,大家肉體回校了,靈魂卻渙散,事事力不從心。筆者去年和今年分別寫了〈不平靜的全日制復課〉及〈誰來幫幫疫情後的大學生?〉兩篇文章,適逢《華夏教育》電子月刊邀稿,整理一下成為本篇〈疫情三年復常後的大中小學現象〉。近月多宗學子輕生事件,眼見社會的討論又開始針對「香港教育制度」。如此草率歸因恐怕令問題未必得到正視,本文嘗試從非教學制度的角度,剖析疫情後學生身心成長的挑戰。

 

小學生 無日無之的「欺凌」事件

疫情阻隔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學生們在復課前已3年沒有認真地好好相處,每個人都在家中「做王」。重新回到學校來,才發現人與人之間相處需要這麼多互相遷就。「明明在家中大家都就晒我的!」學生個人的行為問題,及自私自利行為,在相處中就演變成人際間的問題。

當一方影響到另一方,就有人認為自己被欺凌;被欺凌者反擊,勢均力敵下,就不再是欺凌,演變成衝突。雙方均覺得自己是受害的一方,而向學校尋求評道理及「制裁」肇事者,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如老師當下沒有認真處理,或學校太重視或太輕視,都會引起一方或多方不滿。這對學校來說,也是很大的考驗。去年二三月,也有好幾宗類似事件見報。

可以預見的是,疫情3年,恢復元氣尚需要大量人力及時間,這些事情都將繼續發生。還望社會各界上下一心,了解並關注各種現象背後的成因,共同出一分力,幫助學校及年輕人在復常過程中可以返回正軌。

 

中學生 功課友儕問題叠加中

中學恢復全日上課一段日子,但學生情緒困擾的問題,不一定是復課之初就出現。功課及友儕壓力,往往是開學後一、兩個月才逐漸浮現。在校內負責訓輔工作的同事都明白,每年11月、農曆新年後、復活節假期前是訓輔組最忙碌的時候。開學兩個月,學業負擔已漸漸加重,同學之間相處時間久了,又沒有假期相隔,往往就是出問題的高峰期。

香港年輕人自小學開始,就不斷被滿滿的學習及活動充斥生活時間。當他們成長上遇到問題時,成年人往往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去為他們解惑,又或者太過急於解決事件,重新專注自己的工作,沒有足夠耐心引導年輕人分析及解決問題,以至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年輕人心裏就只有忿怒及沮喪,發洩及絕望似乎是必然的結果。

常見的發洩渠道包括自傷行為及肢體衝突,加上絕望的心情,就會演變成不可挽救的遺憾。復常以來,聽聞有不少未有見報的年輕人輕生事件。去年二三月,也有幾宗企跳事件。

 

疫下急趕催 高中生未適應大學

失去了三年正常的中學校園生活,對疫情後的大學生造成多大的影響呢?前輩說,中學的最後幾年,對年輕人的一生起着關鍵作用。回想自己的成長,及兩個正在讀大學的兒子的成長,這說法絕對正確。

如果以18歲作為成年的界線,高中就是成年前最後幾年。這是一個發現自己,以及學習理解他人和世界的階段。一個年輕人的自我形象、與人相處、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受這段時間的人生經歷及資訊影響。同時,這段期間的學術學習,不單影響到大學選科機會,也是日後在大學繼續學習的基石。

這樣看來,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就是三年高中都在疫情中度過的一群; 大學一年級,則有半年復常後的最後一年相對正常一點的高中生活,另外兩年則幾乎空白一片。這或許能解釋,為何今年輕生的學子中,相對較多18、19歲的大學生。這個現象,是不是提示我們必須認真去看一看,現存學校中的18、19歲學生,實際上面對着的身心成長及學業困難有多大呢?

我們不禁會問,可以幫到這批年輕人的成年人都在哪裏?再望一下社會上的情況,各行各業不也是正努力在疫情後掙扎復常嗎?各個行業都有感從管理層到前線員工人數不足,工作質量及工作態度也成為管理層的關注點。這會否也是對年輕人的支援不到位的原因?

 

追補三年空白期 要做及時雨

總結來說,社會上似乎人人都自顧不暇,那麼輔助年輕人的責任自然就回到父母自己身上。很多父母都視把孩子供到上大學為終極目標;辛辛苦苦供養孩子們的父母,看到孩子終於上了大學,以為可以放下心頭大石。孩子自己也認為上到大學,理應自立自理,不想麻煩家人。然而,似乎大家都忘記了那疫情下近乎空白的2至3年。

或許,大家認清事實後,年輕人努力自強外,每人都多走一步,每人都多出一分力;在日常生活中,在制度中,去接納,去關心我們身邊的年輕人,是目前來說大家即時可做,及有機會成為及時雨的一步。

 

 

 

 

 

此文曾刊載於於《華夏教育》月刊第12期。

*照片由供稿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