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教育

什麼是「價值教育」?怎樣教?怎樣學?

「價值觀」是經濟學名詞,說的是物品的價值,以金錢來衡量。套用在教育上,便是教導學生做一個有價值的人,過一個有價值和意義的人生。而價值多少,不是用金錢來衡量,而是在乎個人影響力和貢獻。影響力和貢獻力越大,個人價值便越高。小可報恩,家庭受益,大可報國,社會受益。

對大部份學生來說,「價值觀」是很抽象的東西,「觀」是看,他們要看見或感受到事情是否合情合理,有何結果,有何收獲,然後去判斷是否有價值和值得去做,經實踐後,觀念才形成,印記心中。

以我校為例,學生大部份來自基層,自尊感低,自信心弱,個人價值觀不強,認為自己沒有價值,事事不如別人,學習態度消極。為針對情況,我經常帶領學生出外做義工服務,如為附近的公園種植花卉,清潔海灘,探訪老人院等等,讓學生知道任何人只要肯付出,也可為社會做出貢獻。推行「書中自有午餐肉」計劃,只要交齊一星期功課便可得罐頭一份,幫補家計,為家庭作出貢獻。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其實自己是一個有價值和「有用」的孩子,不可少看自己。

又曾經有女同學在中秋節前夕向我訴苦,媽媽患乳癌,擔心母親病逝;每年送月餅給她的舅父因車禍逝世,一連串打擊令她意志消沉。加上英文成績不好,學得很辛苦。她覺得自己很無用,感到無助、無奈、無望,不想讀書。我安慰她,只要每晚唸英文經給媽媽聽(背十個英文生字),便會保佑媽媽身體健康;與弟弟每周交齊功課拿取食物和罐頭,可解燃眉之急。最後我轉送一盒月餅給她,讓她感到人間温暖。結果母親感到子女生性孝順,安心養病,身體很快復元。學生成績也持續進步,自信心不斷提高,被老師提拔擔任班長、風紀隊長、領袖生,個人價值不斷提升,最後升中獲派第一組別的官立英文中學。

「價值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尋找和發揮他個人的價值。女同學每晚以背經文方式唸英文生字給母親,令母親心感安慰而病情好轉,是一個現實的例子,使同學知道做事正確的影響力。鼓勵學生做義工服務,讓他們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不可少看自己。切實和多樣化的獎勵計劃讓學生明白書中真是有黃金屋,讀書雖辛苦但有回報,值得去讀。

「價值教育」的推行,要因應學生的情況,才能有效推行。正如貨品的銷售,要配合當時當地巿場的需要,貨品才能暢銷。否則,就算貨品如何精美,如何落力推銷,顧客也不會接受,貨品在巿場滯銷。

此外,運用經濟學價值觀的增值、減值概念來激勵學生學業,簡單易明。如一隻茶杯最初售價是1元,但加上圖案或花紋可以買5元,若塗上七彩繽紛的顏色可買到10元,再配上名貴包裝和品牌效應,價值可提高至100元。茶杯由售價1元提升至100元,升值百倍,這便是物品的增值。學習也是同樣道理,學生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畢業,其實就是不斷為自己增值,由一個混沌無知的小孩蛻變成有學養和修養的專業人士,身價何只升值百倍﹗

相反,若物品有破損、殘舊或缺乏包裝,便只有減價出售,這就是減值。學習若不努力,沉迷玩樂,學業生涯胡混渡過,這就是個人的減值,日後在社會工作將會缺乏競爭力,容易受到淘汰,生活艱辛。

最後,人的價值觀也有正面價值觀和負面價值觀的分別,就像物品也有優質產品和劣質產品之分。物品以質素來決定產品的價值,人則以道德品格和成就以決定人的個人價值。

簡單來說,正面價值觀有四大方向,可以參考《禮記.大學》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先由修身開始,即處世誠信,對人尊重,做事堅毅;接着是齊家,對家庭有責任感,與家人和洽相處,把家庭建設成安樂窩;然後是治國,先學業,後就業,有機會便創業,建立事業。最後是平天下,發揮個人所長,為國家服務,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相反,負面價值觀是任性、卸責、辱國、亂天下。任性是想做就做,沒想後果;卸責是不願承擔,諸多藉口逃避責任;辱國是自大狂妄,忘恩負義;亂天下是破壞社會安寧,大家都不得好過活。

所以,能運用價值觀於教育上對培育學生的成長十分有幫助,學生將來是否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生活是否有意義,對社會和國家是否有貢獻,就在老師有價值的引導。有價值的老師才能培養出有價值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