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在多變年代的掙扎:誰能聽見他們的聲音
摘要:連串學生自殺事件下,坊間往往歸咎於「學習壓力大」、「不是虎爸虎媽的錯,就是考試制度出了問題」云云。本文作者結合前線教師和社工接觸了解,指出「不難發現學童的壓力來源除了來自學習及考試,亦有不少是源於其他原因」,癥結在於多變年代的連串挑戰令他們難以招架,「疫情三年的影響下,孩子只能看着大家的眼睛和臉部下方的一塊白布(口罩),他們錯失了成長的機會及時間。」「輸在起跑線」的恐慌,使不少孩子每週日程被父母排得滿滿,極端個案是「可能連睡覺時間都沒有」。為什麼不能給孩子留一點空間呢?作者呼籲學校提供情緒教育課程,父母要管理好自身情緒,社會各界也要共同努力,幫助青少年應對這個多變的社會環境。
談到教育界最近的重要議題,其中之一必定是社會各界都十分關注學童的精神健康。很多教育界的同工閱讀每天新聞資訊時都會戰戰兢兢,生怕又看到哪位學童承受不住壓力而輕生。教師也膽戰心驚,何況家長?
各大小學校紛紛就此擬定對策,坊間亦有不少機構為此出謀獻策,盡其一分力。教育局也就相關議題發表了不少意見及政策指示,包括發出了《精神健康素養資源套》、舉辦多項活動如「多關懷.添幸福」大行動,又增撥各項津貼讓學校有更多的資源照顧學生。似乎整個社會環境都很在意此事。
冰山下的山腳才是問題所在
社會、學校、家庭對孩子情緒問題及時作出回應及有對策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否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就能解決?相信有不少人聽過「冰山理論」︰冰山只是眼見的部分,冰冷的水底下那深不見底的「山腳」才是重點所在。很多人關注學童輕生,往往不分就裏扣上「學習壓力」過大的帽子,或是把責任歸咎於父母及學校,不是虎爸虎媽的錯,就是考試制度出了問題。在我們前線老師及社工的工作中,不難發現學童的壓力來源除了來自學習及考試,亦有不少是源於其他原因,令他們對未來不抱希望,放棄接受挑戰。究竟在這世代的青年人,真正的需要及面對的問題是什麼呢?
《華夏月刊》本月主題其實已道出了重點──就是「多變年代」。數十年前,人們已常說科技日新月異,發展一日千里。隨着電子科技幾何級數的成長,再加上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運用,相信現今的發展已經是一日「萬」里了。以前,我們會形容千禧年代出生的人為「數位原住民(Digital..native)」,他們是從小就生長在有各種各樣數碼產品的世代。隨着他們長大,社會上開始興起一些諸如「手機成癮」、「宅男宅女」等話題,顯示電子產品帶來的影響。請留意,其實這些人已經長大和開始成為父母了,他們的子女更是生長在複雜多變的社會,這樣的組合又會帶來什麼變化呢?
欲速不達育兒奇招多不管用
現今父母的行為模式及管教方法和以前截然不同。大約二十至三十年前,當時資訊未有那麼流通,新手爸媽靠的是一代傳一代口耳相傳的育兒祕笈,以打罵為主,所謂「棒下出孝子」,道出了傳統華人社會的教育模式。隨着這一代人成長,他們慢慢接收多了各種資訊,亦能夠在社交媒體上交流想法,以前打罵的模式已變得不合時宜。這代父母不能參考上一代的做法,只能摸着石頭過河,嘗試各種新的教養方式。
因此,諸如「直升機父母」、「子女要贏在起跑線」或「正向管教」等各式各樣的育兒風格遍佈網絡及書局。這一套不行,那就轉下一套;下一套不行,就再試別的。加之,這代父母已習慣了速食文化,所有的信息來源也慢慢脫離書本理論,他們開始在Instagram、Meta(Facebook)或小紅書追求一按即得的答案,囫圇吞棗,造成消化不良。結果,這些父母依樣畫葫蘆,按網上資訊進行了教養的「動作」,卻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孩子的生活是立體的,而非平面的文字,父母惟有用心對待,才能真正幫到他們。
人際社會情緒因素環環相扣
在這種背景底下,我們不妨與這些青少年換位思考一下,他們所面對的問題根本不止是「學習」,亦可能包括人際關係、社會環境、生活適應及情緒管理等。當這些青少年對身旁的成年人投以求助的目光時,又有多少人意識到他們的需要?又有幾多人能了解他們的想法?又有幾多人能回應他們呢?原本社會已經要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電子科技加速也加深了處理的難度,再加上疫情數年的「助攻」,原本已經招架不住的我們根本沒有喘息的機會。
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這是一個困難所在。但中國人有句口頭襌「關關難過關關過」,我們不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嗎?發現一個個問題,提出一個個解決方案,我們相信這也只是在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必經階段。
事實上,針對在多變社會成長的學童身心健康問題,不少專家、學者、教育界及社福界同工都歸納出不少重點及解決方法。只要我們放開心胸,擴闊眼界,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大批學生忙碌程度甚於成人
一、健康生活
只要大家曾經與學生傾談過,不難發現大部分的學生比成年人還要忙碌。試過有學生跟我們分享:我們不應該問他有多少課外活動,而應該問他有多少休息時間,這樣他會比較容易回答。
追問之下,這位學生每天放學後仍要參加二至三個課外活動或補習,所以他所有的小息及午休時間都用來完成課業,否則他可能連睡覺時間都沒有。星期六及星期日不用上學,時間較多,所以父母便可以安排更多的課外活動及補課。這位學生逢星期六要參與五個課外活動,星期日只需要參加三個,因為他還要練琴和溫習。
與家長談過,家長表示工作太忙,無法時常陪伴他,希望用金錢換取好一點的照顧,而好一點的照顧就是指安排「充實的」課後生活給他。
坦白說,這位學生無論社交、行為或學習都給人一種「怪怪的」感覺,簡單而言就是無法融入群體之中。難怪,他都沒有正常的生活,怎可能有正常的表現?
「Less is more」這句話不少人都有聽過,可是有種父母就是欠了安全感,覺得「More is better」,無論安排多少活動都覺得不夠。如果孩子有「怪怪的」表現或學習成績下滑,父母就會安排更多、更複雜的活動給他們,「繁忙兒童」沒有停下來喘息的空間來放鬆身體和心情,這一切只會帶來負面影響,可是父母就是不能自拔。
以我們學校為例,我們把所有學習時間放在學生專注力最集中的上午,下午則讓學生進行其他學習經歷、完成課業、或進行探究式自主學習。學生有餘力時多學一點,覺得累時輕鬆一下,這樣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又能學習管理及分配時間。
「Less is more」,孩子要面對的事項已經夠多了:剛出生就要準備報名上N班、面試班;上小學後就要籌謀升中;升中後就要準備大學或出國留學……請給我們的孩子多一點空間吧!
口罩阻隔 人際疏遠誤會迭生
二、心智健康
過去多年,學生多在家中透過互聯網來連繫世界、接觸他人。個人情緒發展及社交技巧發展也慢了下來。
還記得疫情剛結束,轉回全面面授課時,那時的學生對身邊發生的一切都十分敏感,也弄出不少笑話。有一所學校舉辦旅行日,有部分學生和家長一起到海洋公園遊玩,重新感受失去多時的歡樂時光。那天大家都十分開心,沒人想到有家長在兩天後就到班主任處表達強烈不滿,家長指有學生不願與自己的孩子玩耍,更拉攏其他同學一同排擠自己的孩子,認為校園欺凌正在發芽,繪聲繪影,講得非常嚴重。
經過老師調查,原來當天有些學生在玩小遊戲,那位投訴家長的孩子默不作聲地站在一旁,很想加入,但沒有開聲表達。戴着口罩的他只露出一對直瞪着同學的雙眼,其中一位同學看見了,問了一句︰「你想做什麼?」誤會就產生了。那孩子以為別人不願和自己玩,更「罵」了他一句,不懂處理的他就跑回去向父母哭訴。父母沒有問清楚便信以為真,再加上孩子對其他事情的錯誤理解,最後那幾個同學就白白蒙上了欺凌者的污名。事後,家長和孩子當然明白了整件事情的因由,可是這種例子在疫後可謂層出不窮。為什麼會這樣呢?
i. 疫情下被偷走的三年
在複雜多變的社會,再加上急速的生活節奏,壓力是自然而生的。當無法排解壓力,負面情緒就會越滾越大。
疫情之前,孩子能透過觀察成年人的互動,透過同儕之間的溝通相處,透過老師在學校的引導,慢慢學習時間管理、自我管理,以及如何與人相處。疫情的三年,孩子只能看着大家的眼睛和臉部下方的一塊白布,他們錯失了成長的機會及時間。在復常以後,成年人也要重新適應生活及工作上的挑戰,未必有空間能仔細觀察和分析孩子的心理及情緒需要,引導他們如何成長,反而會急着直接評價及指出他們的不是。
當孩子從網絡回到現實世界後,他們既要追趕學業,又要適應環境,又要重新習慣與人相處的距離和技巧,遇到挑戰時未能有足夠空間讓自己修正及改進,只能抑壓自己的情緒及期望,這種生活壓力只有這一代成長的孩子才能明白。
ii. 學校應提供情緒教育課程
過往,我們未必會刻意強調學習辨識及管理情緒,學習管理壓力。現在,不少學校已把情緒教育列入課程之中,把精神健康列入整體學習課程框架內,正面面對學童的需要。
然而,學校生活只佔了學童的三分之一時間,親子關係亦是孩子身心能否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我們發現,越來越多家長遇到管教上的困難,當中有不少與處理子女情緒有關。很多時候,家長都向我們反映孩子在學校表現可能十分正常,甚至是模範生,但在家中則變了另一個模樣,常大吵大鬧,大發脾氣。除了家長應該學習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學生學會合適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也有助於親子溝通。
iii. 父母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並不是幼稚園老師,而是父母。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從父母身上學習辨別他人的情緒,藉模仿父母的行為表現,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因此,我們不難見到做事較急躁的家長,孩子也容易急躁;較平和的父母,孩子也偏向溫文儒雅。
要孩子懂得面對挑戰,父母要成為他們的楷模。當有負面情緒時,父母也要懂得用冷靜的方法處理,並且將這些方法講給孩子知道,言傳身教,讓他們明白如何正確處理情緒。
iv. 良好的友儕及保持身心健康的活動不可少
除此以外,不論學校還是家庭,協助孩子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幫助他們培養興趣也是不可缺少的方法。良好的人際關係對身心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建立和維持親密的人際關係可以增加我們的幸福感和情感支持。與家人、朋友和同學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互動,分享快樂和困難,能夠減輕壓力、提高自尊和自信心,增強心理韌性來面對逆境和挑戰。此外,參加社交活動和義工工作也是擴大人際網絡、增加社交支持的好方法。
結語:
我們需要共同努力,從教育、家庭和社會等多個層面提供全面的支援和解決方案,陪伴和支持多變年代學童的身心健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促進學童的身心健康,幫助他們應對這個多變的社會環境。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持有開放的心態,不斷探索、檢視、嘗試和改進,以確保學童能夠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和發展。
林敏兒老師
唐冠喬老師
此文曾刊載於《華夏教育》月刊第15期。
*照片由供稿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