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朝天小學德育工作分享
本文的內容來源包括訪問廣州朝天小學袁慧副校長及參考新聞報導。
廣州朝天小學位於廣州越秀區,是一所歷史淵久的名校。該校歷史悠久,前身是清朝政府于同治三年(1864年)創辦的廣州同文館。是官辦嶺南外國語學校典範。據查是廣東省最老的公辦小學。新中國成立以後,朝天小學雖數易其名,但一直走在教育改革前列,在教育界、全國乃至世界各地享有較高聲譽,1990年被編入《中國教育大辭典》,1991年入選《中國名校(小學篇)》,1994年12月成為廣州市第二批廣東省一級學校。廣州朝天小學從1996年至今,承擔並完成了多個國家級實驗課題,2002年成為廣州市陶行知研究學會實驗基地,2003年被批准為教育部「團體心理輔導實驗基地學校」以及「科研興教示範學校」。
健全管理架構
朝天小學在推進德育工作時,高度重視建立整體管理架構。早在2017年,學校經過研究,認為需要專門機構全面負責統籌規劃德育工作,因而成立了「生命力發展中心」。該中心之下設有三個部門 : 1) 學生發展部,管理和指導學生日常成長工作; 2) 教師發展部,負責教師培訓和工作協調;3) 家長發展部,加強與家長的深入聯繫和合作。
為落實分工,學校選派了專職人員負責每個部門。比如學生部設立了年級主任和少先隊幹事來執行具體德育工作。為保證各項工作深入開展,學校定期舉行交流會,作為中心下屬三大分部的橋樑平臺。會議上討論研究重大課題和工作進程,解決難題。此外還設立德育工作小組,強化部門與崗位之間的聯動配合。學校每學年的規劃,亦包括檢討及評估德育工作的進展和成效,並制定改善措施。
課程教材與活動設計
「道德與法治課」有全國規定的9年教科書 (2022年標準課程)。學校每週有兩節的40分鐘課,雖然使用全國性的統編教材,但為了結合南方的特點,教師亦共同開發共用的教材資源,例如結合越秀區的名勝古跡,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德育工作;又或以中藥為切入點,用種植艾草作為教學案例,結合身為中醫的家長作為輔導員;學校的香港姊妹學校來訪問交流時表示對此專案很感興趣。
學校也有參與和大灣區內的學校一同參與「粵港品德‘一課兩講’」,「粵港‘同上一堂課’」等交流活動,例如以國家安全為主題的課。粵港「一課兩講」網上交流計畫由田家炳基金會發起,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和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組織統籌,自2021年9月起在粵港20所小學推行。計畫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大灣區基礎教育合作交流,推動粵港兩地小學在相互學習借鑒育人經驗,促進德育教師的專業發展。有關朝天小學與香港姊妹學校進行「一課兩講」的經驗及兩地教學的異同,將在本研究報告最後一章討論。
除課堂內容外,學校重視學生的實地體驗。比如組織文化單位考察,讓學生走入社區與歷史。利用校外研學活動拓寬視野。
重視教師的德育專業培訓與交流
學校每月都規劃時間舉辦教師的專業培訓,其中一次是「育人分享會」,也安排邀請資深教師或專家講座、教師團隊/班主任技能競賽、讀書分享會、班級發展規劃等。另一方面,學校還推行全員導師制度,所有老師除了教學身份外,亦擔任著引領學生成長的導師身份。這制度讓老師理解他們的職責不單在於學科教育,同時亦應著重德育育人的專業面向。
制定全面學生管理模式
學校根據《中小學生守則》結合校情,細化了學生的「一日常規」制度,有視頻播放作為示範,要求學生習慣性遵守在學校內的一些行為規則,例如最後一位元學生離開課室要關燈和空調等,並且對學生進行量化評價。學生又自行制定發展目標,完成後可獲獎勵。學校還設計少先隊評價機制,根據學生在學習及其他環節的綜合表現,給予1至5星級評定的晉級競賽,以鼓勵個人全面發展。學校利用學習管理系統建立每個學生的個人檔案,記錄學習、成績、品行等各種表現,掌握其變化與成長。
每班都要制定學生守則的公約。學校鼓勵每班每年選代表寫一項改善提案給學校和所在社區,例如建議冬天校服因薄要加夾棉,圖書館如何改善等。
內地近年來重視勞動教育,規定每週一課時,以學習生活技能為主,讓學生有生活實踐,有勞動觀念,養成好習慣,例如上完美術課要收拾整理,清潔課室,體驗家長的職業運作,分派公共衛生工作,參加志願服務團體,等等。
學校也會安排社區實踐等課外活動。通過實際服務拓寬視野,檢驗學生品質成長狀況。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朝天小學的擔當和使命。自2019年9月開始,廣州市朝天小學等學校開設首批公辦“港澳子弟班”,探索粵港澳大灣區基礎教育發展新模式。截至目前,朝天小學已接收五屆港澳生,超過百名學童就學。在學校為每年港澳子弟班的一年級新生入學時,都舉行“開筆禮”,俗稱為“破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學童開始識字習禮的一種啟蒙教育形式,被稱為人生四大禮之一。學校希望學生通過邁開學習第一步的重要儀式,感受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化。
學校由2020年起與廣東省中醫院展開合作,開展了“岐黃護苗 培根鑄魂”中醫藥主題研學活動、中醫藥研學等系列活動。廣東省中醫院的醫生們摸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根據主講內容設計不同的互動遊戲,打造“杏林研學”等系列課程,讓學生們增進對中醫藥及中醫傳統文化的瞭解,為學生播撒中醫的種子。“杏林研學”在課程設置上,不僅包括中醫基礎理論內容,還有嶺南地道藥材、中醫特色療法、常見疾病中醫防治等。學生通過自製中藥防疫香囊、參與中醫藥研學嘉年華、學習食療知識等,認識植物、食物,感知大自然,瞭解到關於中藥辨識、穴位經絡、護脊護眼、飲食養生的知識,掌握生活中的中醫智慧,逐漸成為“中醫藥小達人”。
學校還引入了中華傳統體育項目 -- 八段錦。學校校友、廣東省中醫院醫生張曈為師生錄製八段錦口令版,並指導師生進行練習。每天課間操、午會時間,教師帶領學生們一起“練功法,強體魄”,努力讓學生每天擁有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
朝天小學還致力於讓學生學習、傳承非遺文化,開發了系列特色藝術校本課程,深入發展粵語講古、民樂、書畫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項目,同時引入廣繡、欖雕等新專案,以點帶面,形成“一校多品”局面,推進文教融合傳承。
深化家校社合作
學校重視與家長的密切互動。定期組織家訪活動,深層次地瞭解學生的成長環境,並通過家長APP平臺保持日常聯繫。
中國已制定了「家長教育促進法」,在立法層面對家長教育有政策、法規和指引。社區的婦聯、居委會、街道派出所等定期舉辦綜合治理會議,有時會討論及分享家庭教育的問題。廣東省政府有家庭教育檔,社區設有家庭綜合中心,配備專職心理導師等,舉辦有主題的不同形式的家庭活動,從多方面促進家庭教育工作和家校合作。派出所與學校在法治和守法教育方面有經常性合作。
資料出處:《新時代價值觀教育策略研究》報告,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