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跨代貧窮」

坊間流行一個講法:「跨代貧窮」,而根據一些學者研究,超過八成以上的窮苦人家,孩子也會貧窮,一代傳一代。而蘇格蘭科學家帕卡德(Chris Packard)更宣稱,貧窮基因(Poverty Gene)確實存在,不但會遺傳給下一代,還會讓人喪失努力向上的動力,對生活常常抱持著負面心態,認為自已一輩子大概也就這樣了。

這個研究很有爭議性,但貧窮是否與遺傳有關,卻有跡可尋。下學期開學只有三星期,已有25名學生連續兩星期未能交齊功課,而這批學生亦是上學期欠交功課超過五星期的學生,再追踪下去,他們很多是自小一開始已經常欠交功課。

學校發現,學生欠交功課很多時與家長的態度有關。每當老師向家長反映時,家長通常的反應是:

1. 有提示做功課,但孩子說做完。我很忙,怎會有時間檢查,只好信他(態度消極);

2. 有檢查功課,但孩子常寫漏家課冊,老師又沒有覆核家課冊(責任不在自已,找藉口推卸);

 3. 功課很深,孩子不識做,我又不識教(遇困難便退縮,無能為力)。

孩子其實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若遇事的態度是消極,經常諉過於人,或望天打卦,孩子便照足模仿,自少便形成懶散、逃避的性格,完全沒有奮鬥和進取心,那麼日後怎會有成就,貧窮基因便起作用,遺傳下去。

怪不得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較早前進行的調查,發覺家境愈差,子女愈無期望升大學。原因便是大部份家境差的家長,都抱著負面的心態,只怨命或認命,而不思改變。

其實我也出身貧窮,但父親一直教導我不要認命、不要服輸,愛拚才會贏。結果我透過教育改變命運,擺脫貧窮;學校兩次被宣佈「殺校」都能夠被我救回。所以,為了不讓這有害的「貧窮基因」遺傳給下一代,家長要為孩子做個好模範:做人要積極!做事負責任﹗遇困難能迎難而上﹗消滅害人的「貧窮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