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性侵訓輔

上周在香港澳門做了四場校本教師發展工作坊。跟前線同工探討了多種不同的案例﹐並分享了各校應對的經驗和措施。參與者咸覺獲益不少。現跟讀者分享。

現今生活離不開網絡。教師對學生網絡生活要有敏感度和警覺性﹑對家長群組的動態也要關注﹐甚至要主動參與其中﹐以收集訊息風向﹑並及時向校方高層反映。有些訊息在網絡上發酵極快﹐幾個小時便會因以訛傳訛而致面目全非。其影響之廣之深﹐超乎想象。往往一發不可收拾﹐甚或關乎人命。

以下是去年的實例。學生在網上流傳一則帖文:中二女生王文敏的手腳毛髮較為旺盛。有同學指:女生體毛長密﹐表示她的性慾強。群組內一方面取笑文敏性慾強﹐又傳她應該已經不是處女云云。文敏本來就是「沉靜內向」型學生。經同學們在網絡上取笑﹐感到百詞莫辯﹐變得更沉默﹐又不知如何求助﹐最後開始借故不上學﹐上課也無精打采。

有一位老師知悉此事﹐卻掉以輕心﹐以為只是同學間開玩笑而已。直到文敏在校園飲泣﹐惹起其他老師關注。仍有老師說﹐學生「在網上的行為﹐唔關我地事……何況人人都有言論自由……」。

最終家長投訴﹐訓導處和社工插手﹐定性為《網絡欺凌》。除了入班「關門落閘教仔」﹐高調喝止外﹐於周會中﹐明令全校對網絡欺凌零容忍。其實要做的﹐更應包括提升教師的意識:甚麼是「唔關教師事」﹑何謂言論自由﹑網絡欺凌的定義和例証﹑如何發現介入和輔導等。

師訓機構/師範裡培訓教師的課程內容﹐要強調新時代的《師德》外﹐也宜加入新元素﹐方能適應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