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多元義工活動推動正向教育的經驗分享

一、前言

近年,社會時常出現學生因為壓力問題而輕生的新聞,而自殺亦成為了全球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Chaniang et al., 2022)。有研究發現,培養青年人的希望感,讓他們找到生存意義,有助減低他們抑鬱狀況,進而達到防治自殺的效果(Li et al., 2020)。學者亦發現透過實施以正向心理學為本的教育及練習,有助加強有自殺傾向的人增加正向認知及情緒,如感恩、對未來具希望感等,進而減少他們的自殺傾向(Huffman, 2014)。由此可見,如何引導學生正向思考,並增加對未來的希望感正是當前重要的教育議題。

正向心理學創始人沙利文提出正向教育理念,並將之定義為幸福教育,目的在於提升學生的復原力(Resilience),使其能產生正向情緒及思維,並透過實踐美德而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最終提升內在的幸福感(Seligman et al., 2009)。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少學校都大力推動正向教育,希望能培養孩子的正向情緒,建構他們的成長思維,進而改善學生生活及學習的整體品質(White, 2016)。由此觀之,正向教育旨在培育學生的正向心理狀態,讓他們在遇到困難時也可樂觀面對,迎難而上,成為逆風少年;同時,它亦已廣泛被不同學校所應用。

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的學校也大力推動正向教育,希望培養學生樂觀的態度。在校內,筆者負責德育工作,故此嘗試透過多元義工活動,培養孩子正向樂觀的態度。本文旨在分享其中的經驗。

 

二、正向教育之意涵

正向教育是建基於正向心理學的一種教育方式,其旨在透過發展學生的復原力、性格強項、品德情意等,提升學生的幸福感及學業成就(Coulombe et al., 2020)。有學者研究發現,成功推動正向教育的學校都能建構全校氛圍,同時其亦具備以下特徵,包括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動、把正向心理學的概念融入各學科中、設計並實施幸福感課程(Riedel et al., 2020)。正向教育的對象不只是限於學生,也可以包括實施正向教育的老師,這是因為若老師未能建立正向情緒及思維,他們也難以達至「生命影響生命」的效果,即透過教學課程及身教言教來提升學生的幸福感(Oades, 2017)。另外,正向教育能有效建構學生尋找和建立幸福的技能,讓他們能藉此滿足自身生命的需要,如身體健康、良好的人際關係、學業或事業成就、減少犯罪行為等,最終能讓他們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Adler, 2017)。由此可見,正向教育能讓學生加強復原力、發現自己的品格強項,進而建構自己生命意義,並提升個人幸福感。值得注意的是,若要成功推動正向教育,真正提升學生的幸福感,學校須調整課程及加強師資培訓。

三、正向教育與多元義工活動之關係

多元義工服務能提升個體的正向心理狀態。心理資本(psychological capital)被定義為個體正向心理發展的狀態,其中包含自我效能(自信能完成艱鉅的挑戰及任務)、樂觀態度(以積極態度應對當前情況)、希望(運用不同資源實現所追的目標)、復原力(能從失敗及痛苦中恢復過來),過往的研究發現,若個體擁有充足的心理資本,他們都能提升幸福感,以及減少不良行為或負向情況,如壓力、焦慮等(Bajrami et al., 2023)。多元義工服務能讓志願服務者透過利他行為,加強個人的希望感、樂觀態度、自我效能,以及挫折復原力,同時,它是一個往復不斷的過程,即參與義工服務次數越多,個體的正向心理狀態便會越好,之後又會因此而做出更多利他行為,以使個體得以長期維持良好且正向的心理狀態(Xu et al., 2020)。由是觀之,多元義工服務能讓不同人士透過做出利他行為,建立心理資本,提升自己的正向心理狀態,進而建立個人幸福感。

多元義工服務能加強個體的整體的幸福感。正向心理學之父提出PERMA model,從五個方面量度個體的幸福感,包括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全情投入(engagement)、正向關係(positive relationships)、生命意義(meaning)、成就感(accomplishment)(Seligman, 2018)。Carlton 及 Wong(2023)的研究以PERMA的框架分析義工的經驗,發現志願服務的經歷能讓個體找到生命意義,同時,他們也能與其他志工建立良好關係,彼此全情投入,並因為能成功完成任務而建立成就感,最終提升個人幸福感。由此可見,透過多元義工服務,個體能找到生命價值及意義,並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找到滿足感,即體驗到「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狀態,最終建立出幸福感。

 

四、以多元義工服務推動正向教育之實務分享

(一)背景

為加強學生貢獻社會的意識,以及讓他們從擔任義工的過程中提升個人幸福感,筆者於校內推動多元義工服務計劃。在整個學年裡,筆者安排了多樣化的義工服務供學生參與,如賣旗、長者服務、清潔社區等,盼能讓不同能力的學生都能發揮所長,盡展潛能。

(二)活動安排

在每次服務前,筆者都會向參與學生簡介服務內容,讓他們能知道自己應做什麼和不應做什麼。之後,筆者便帶領他們進行義工服務。在過程中,筆者會陪伴他們,並不時作出提點,直至完成任務為止。服務結束後,筆者便會帶領學生進行反思,讓他們反思自己的表現為何。

(三)教師反思

筆者曾帶領學生參與多場義工服務,其中發現,若要學生能從服務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幸福感,教師必需於活動前舉辦簡介會。在活動開展前,我們應先讓學生理解是次義工活動之目的、受助群體的需要,以引導學生明白該次義工服務的價值及意義。以售賣慈善獎券活動為例,筆者向學生簡介其中的籌款目的、受助對象如何從中得益後,學生便充分明白是次活動籌募的善款將用作支持慈善機構的各項公益服務(如教育、醫療、社會工作等)。同時,他們也明白自己的努力是具有價值的,於是便全情投入參與活動。在過程中,學生踴躍地向公眾人士售賣慈善獎券,人人都被他們的善心所感動,紛紛慷慨解囊,使所有慈善獎券得以提前售罄。活動完結後,學生亦因無比的勇氣及積極幫助別人的行為而獲得公眾讚賞,從中他們獲得很大的滿足感,更認為幫助他人是一件幸福的事。

再以長者服務活動為例,筆者曾於校內舉辦長者手綿球活動,活動目的是讓長者接觸新興運動並強健體魄。其中,我校學生義工夥同長者一起參與活動,彼此樂也融融。在活動前,學生已明白是次服務對象為長者,而長者極需要他們耐心的陪伴和指導。於活動當天,學生全情投入,時刻陪伴長者做出不同難度的擊球動作,獲得長者讚賞。活動完結後,有長者把親手編織的手飾物贈送學生,以感謝他們的耐心陪伴。於此,學生自然得到成就感。除此之外,學生更成功與長者們建立良好關係,讓彼此都感受到無比的溫暖。

由此可見,多元義工服務與正向教育具有正向關係,學生能透過理解志願服務之目的,以及服務他人的過程,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並獲取成就感,最終加強個人幸福感,成為一個樂觀正向、具備操守的人。

五、總結

最後,多元義工服務能照顧不同學生的背景及興趣,也能讓他們透過服務他人的過程找到生命意義,以及獲得滿足感,最終讓他們建構出幸福感。盼望未來,筆者能組織更多樣化的義工服務,並以教育行動研究的方式,深入探究多元義工服務如何能加強與正向教育的結合,以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Adler, A. (2017). Positive education: Educating for academic success and for a fulfilling life. Papeles del psicólogo, 38(1), 50-57.  https://doi.org/10.23923/pap.psicol2017.2821

Bajrami, D. D., Cimbaljević, M., Syromiatnikova, Y. A., Petrović, M. D., & Gajić, T. (2023). Feeling ready to volunteer after COVID-19?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mental health in predicting intention to continue doing volunteer tourism activities.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54, 500-512.

Carlton, S., & Wong, J. H. (2023). Applying the PERMA framework to young volunteers in Aotearoa 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Positive Psychology, 8(3), 599-620.

Chaniang, S., Klongdee, K., & Jompaeng, Y. (2022). Suicide prevention: A qualitative study with Thai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Belitung Nursing Journal, 8(1), 60-66.

Coulombe, S., Hardy, K., & Goldfarb, R. (2020). Promoting wellbeing through positive education: A critical review and proposed social ecological approach. Theory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 18(3), 295-321. https://doi.org/10.1177/1477878520988432

Huffman, J. C., DuBois, C. M., Healy, B. C., Boehm, J. K., Kashdan, T. B., Celano, C. M., ... & Lyubomirsky, S. (2014). Feasibility and utility of positive psychology exercises for suicidal inpatients. 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 36(1), 88-94. https://doi.org/10.1016/j.genhosppsych.2013.10.006

Li, W., Dorstyn, D. S., & Jarmon, E. (2020). Identifying suicide risk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Death studies, 44(7), 450-458. https://doi.org/10.1080/07481187.2019.1578305

Oades, L. G. (2017). Wellbeing literacy: The missing link in positive education. Future Directions in Well-being: Education, Organizations and Policy, 169-173. https://doi.org/10.1007/978-3-319-56889-8_29

Riedel, R., Vialle, W., Pearson, P., & Oades, L. G. (2020). Quality learning and positive education practice: The student experience of learning in a school-wide approach to positiv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Positive Psychology, 5, 53-75. https://doi.org/10.1007/s41042-020-00029-5

Seligman, M. (2018). PERMA and the building blocks of well-being.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3(4), 333-335.

Seligman, M. E., Ernst, R. M., Gillham, J., Reivich, K., & Linkins, M. (2009). Positive education: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classroom interventions.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35(3), 293-311. https://doi.org/10.1080/03054980902934563

White, M. A. (2016). Why won’t it stick?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positive education. Psychology of Well-being, 6(1), 2. https://doi.org/10.1186/s13612-016-0039-1

Xu, L. P., Wu, Y. S., Yu, J. J., & Zhou, J. (2020). The influence of volunteers’ psychological capital: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joint moderating effect of role identification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673.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0.00673

 

 

*照片由供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