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實施正向教育
一、前言
自2018年起,高中中國語文科課程重新設置「指定文言經典篇章考核」,學生需在學習十二篇指定文言經典篇章後,才能應付閱讀能力考核。這樣之目的是希望學生能透過研習文言經典作品,理解其中帶出的人生道理,並藉此一窺全豹,欣賞中華文化及中國文學之美,進而提升個體的語文素養(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2015)。高中中文科課程改革已經踏入第七年,如何才能讓指定文言經典篇章教學走進學生的生命,而不是為了考試而讀書,實在值得廣大的中文教師思考。
事實上,中文科一直以來,都以培養學生應有的品德情意為課程目標,希望能透過語文教學的過程,讓學生成為正向陽光的未來棟樑(香港課程發展議會、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21)。而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正是古代先哲的智慧所在(彭劍,2018),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其中的待人處事態度和人生哲理,不但能啟迪學生的心靈,而且更能培養他們正向的品德情意(高承海、秦佳佳,2023;曹陽,2018),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品德情意教育材料。
近年,青少年的自殺數目高企不下,究其原因,他們可能曾遭受校園霸凌、被他人無情傷害、缺乏親密朋友、學業成績欠佳等(Zhou et al., 2024)。正因如此,不少學校越來越重視正向教育,關心如何設計課程或多元活動,以培育學生的正向情緒和思維(Chafouleas & Iovino, 2021)。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認為中文科教師正好可以善用指定文言經典篇章作為媒介,灌輸學生正向價值觀,並引導他們把所學連結自身生活,反思文本內容與自己的關係,最終把所學的價值觀內化,成為一個凡事樂觀、不輕言放棄的青年人。本文旨在分享如何運用指定文言經典篇章進行正向教育,以供廣大的中文科教師作為參考。
二、正向教育「PERMA」 模式
正向心理學之父沙利文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尋找真正的幸福,而真正的幸福是建立於比自己重要、有益於世界的事情(Wagner et al., 2020)。為此,他提出「PERMA」模式,並以此為正向教育的核心理念,用以量度個體的幸福感。其中包含五個重要元素,包括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全情投入(Engagement)、正向關係(Relationship)、意義(Meaning)和成就感(Accomplishment)(Kovich et al., 2023)。有研究發現若個體的「PERMA」指數程度越高,其個人更能正向健康地發展,而「PERMA」指數與個人的幸福感、心理健康、感恩之心、樂觀態度、自我效能呈現正向關係,是衡量個體幸福程度的重要顯證(de Carvalho et al., 2023)。由此可見,在實施正向教育時,我們必然需要思考如何能透過不同的教學活動,來提升學生在「PERMA」方面的指數,進而建構他們正向樂觀的思維及情緒。當然,「PERMA」模式亦為我們提供設計正向教育的方向及目標,使教育工作者更容易評量教學活動的品質及成效。
三、運用文言經典篇章《山居秋暝》(王維)實施正向教育的建議
本部分將運用「PERMA」模式分析文言經典篇章《山居秋暝》的文本,以說明其所包含的正向教育元素為何。之後,筆者便會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的教學策略,以供教育同仁參考。
(一)《山居秋暝》的正向教育元素
以下為《山居秋暝》的文本原文: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筆者嘗試以「PERMA」模式分析文言經典篇章《山居秋暝》的文本,說明文本內容如何展現王維內心的幸福感(正向教育元素),如下表:
(二)運用《山居秋暝》實施正向教育的策略
- 模擬文本情境
很多時候,文言經典作品年代久遠,學生很難具體理解作者的心境和感受,《山居秋暝》的教學亦然。這時候,教師可善用多媒體工具,例如請學生安靜下來,然後播放竹林流水的聲音,讓學生猶如身在其中,從聽覺出發體會山林的恬靜,以及王維悠閒快樂的情緒;教師也可以運用Google Map等地圖程式,帶著學生欣賞竹林的景色,讓他們可從視覺方面理解王維享受大自然之樂趣。筆者相信這樣的做法必定可營造一個模擬文本內容的具體情境,使學生更能體會王維的幸福感。
2. 現實個案分析
另一方面,王維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價值觀存在差異,若教師能以現實人物為例,則有助學生將所學與生活聯繫,進一步理解王維感到幸福的原因。例如在生活節奏急速的香港,蔡文元和李秀麗夫婦選擇提早退休,在錦田農地上開設了「比比書屋」,向客人推廣閱讀和慢生活,在田野間洗滌都市的塵囂;在物慾橫流的消費社會,有一青年莫皓光自大學畢業後就離開市區生活,成為「野人」,創辦社會企業「自然脈絡」,身體力行實踐環保生活,引導大眾再思何謂真正幸福的生活。教師可向學生介紹這些存在於香港的真人真事,讓學生明白就算在今日的社會,依然有人像王維一般擁抱自然,尋求不一樣的生活,進而在認知、情感和實踐層面上加深對正面價值觀的理解。
3. 連結學生生命
由此,我們可運用PERMA模式作進一步的探討,配合坊間機構活動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親身體驗都市生活以外的樂趣,引導學生釐清當中的價值取向。
4. 實踐所學價值
學生藉上述的學習經歷中建構正向思維,並培養出正向情緒。在接觸大自然時,能放鬆心情,提升他們面對困難時的心理韌性;學習過簡樸生活,有助學生減少對物質的依賴,在面對資源匱乏時更具適應力;參考不同人的人生目標和生活意義的理解,加深學生對自身價值的反思,驅使他們過更有意義的生活。由此,學生得以從文言經典篇章的教學中,確立正向價值觀,並提升整體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四、總結
最後,眾多的文言經典作品都含有豐富的正向教育素材,而《山居秋暝》只是其中一例。中文科教師可善用沙利文教授提出的「PERMA」模式,分析文本如何呈現出作者的幸福感,以及其中有何正向教育元素,之後再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筆者相信這樣的做法,學生必定可以從中建構正向思維,並培養出正向情緒。而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做法活化了文言文教學,讓學生充分理解經典作品的文化及品德價值,並更願意投入其中的學習過程。
參考文獻
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2015)。高中中國語文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篇目(2015/16 學年中四開始實施)。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nss-lang/SS_Chi_Lang_set_text_information.pdf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21)。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中國語文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香港教育局。
高承海、秦佳佳(2023)。語文課程與思想道德教育——基於實證研究的結果與討論。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5,77-85。https://doi.org/10.13525/j.cnki.bclt.202005008
曹陽(2018)。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傳統美德教育的滲透。現代職業教育,4,128。
彭劍(2018)。承傳統文化 汲取古人智慧——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芻議。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5,15-17。
Chafouleas, S. M., & Iovino, E. A. (2021). Engaging a whole child, school, and community lens in positive education to advance equity in school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758788.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1.758788
de Carvalho, T. F., de Aquino, S. D., & Natividade, J. C. (2023). Flourishing in the Brazilian context: Evidence of the validity of the PERMA-profiler scale: PERMA-profiler Brazil. Current Psychology, 42(3), 1828-1840. https://doi.org/10.1007/s12144-021-01587-w
Kovich, M. K., Simpson, V. L., Foli, K. J., Hass, Z., & Phillips, R. G. (2023). Application of the PERMA model of well-being i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ty Well-being, 6(1), 1-20. https://doi.org/10.1007/s42413-022-00184-4
Wagner, L., Gander, F., Proyer, R. T., & Ruch, W. (2020).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PERMA: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s of character strengths with a multidimensional framework of well-being. 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 15, 307-328. https://doi.org/10.1007/s11482-018-9695-z
Zhou, W., Dong, B., Zhang, W., & Preman, S. (2024). Analyzing suicide attempts by adolescents. Studi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 51-63. https://doi.org/10.56397/SPS.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