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對聯、詩詞教學與中國語文及文化教育
一、引言
曹順祥老師早前於「教師網」刊載〈楹聯、文學散步與中文教學〉一文,所言甚是,其中提及的「楹聯文學散步」活動,本校嘗參與其中,故筆者亦希望略論對對聯詩詞教學的看法。
近年教育局、乃至各行各業均極為重視國民教育,愚以為對本國之了解與熱愛,非僅建基於制度或經濟之上,而是立足於對本國歷史文化、山川風貌之認識與嚮往。何文匯教授《漢唐詩雜說》自敘嘗言:「詩與文化并,微詩吾華文化何有?」則學習詩詞、對聯,便正是學習中國文化的瑰寶,亦是最好的國民教育。
二、對聯、詩詞與粵語
雖然有人認為「普教中」是大勢所趨,但全球有八千多萬人使用粵語,目前教育局對「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定位依然是「要學生掌握規範的書面語,能說流利的粵語和能以普通話溝通,同時感受語言文字之美」。由此,教授學生對聯及詩詞創作,絕對能符合以上宗旨,皆因對聯、詩詞的基本技巧,便是懂得分辨平仄。粵語保留了九聲六調,配合詩詞格律的教學,既能加強學生對粵語的認知,同時亦可使學生更正確地朗讀古典文學。反之,若不懂詩詞格律,可能會因此誤讀詩詞,失卻其原有的韻味。例如蘇軾〈題西林壁〉可謂無人不曉,然而能正確朗讀首句「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相信為數不多。此句格律原為「平平仄仄仄平平」,除非拗句,否則偶數字之平仄不得更改,故「看」字,當讀為陰平聲,亦即「看管」之「看」,而非如「看見」之「看」的陰去聲。這句的「看」若讀為平聲,則語調鏗鏘,抑揚頓挫之間如睹山嶺之連綿起伏,此則為語言之美;若將「看」誤讀為陰去聲,則平淡失色,大損興味矣。
再舉一例作為粵語吟誦與普通話吟誦之對比。試用粵語朗讀杜甫〈詠懷古蹟‧其五〉頸聯:「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此句鏗鏘有力,尤其在對句中,「失」這個入聲字接以兩個平聲字,使得語調在頓挫之中更顯激昂,有睥睨群雄之勢。而普通話「入派三聲」,對句變為三平聲,雖仍見氣勢,但其韻致卻不及粵語之變化開張。
三、對聯、詩詞中的中國文化
對聯詩詞之美,不獨在語言之凝煉,意象之奇偉,更在於其中所反映的道德價值。教育局價值觀教育所列的十二種首要價值觀與態度,不少是中華文化自古以來的美德,其中亦多能在詩詞對聯中體悟。例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正見「堅毅」;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正見「仁愛」與「承擔精神」;陸遊〈病起書懷〉:「位卑未敢忘憂國。」正見「國民身份認同」。其他各種價值觀,亦皆有句可尋,茲不贅述。
除了道德價值以外,中國的詩詞對聯亦富含地理知識。楊志金《古詩詞遇見中國地理》一書便列舉大量詩詞作品,在賞析之間融會地理知識,如其章節有「黃河」、「長江」、「名城」、「名樓」等。學生涵泳在古典文學之中,既能培養語文能力,文化修養,更可藉此認識自古至今的山川地貌,豈不樂哉?此外,有些詩詞還似乎提及香港的一些地名,如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其中有言「屯門雖云高,亦映波浪沒。」雖然此說還未有充分的史料證實,但不妨用作引起學生興趣的材料。
四、階段教學:字詞、句子、對聯、詩詞
學唐詩宋詞必須學習對聯,學對聯必須學習詩詞格律,學詩詞格律則必須懂分辨平仄,故對聯、詩詞教學的基礎還是在於字詞平仄上。雖然粵語九聲六調和詩詞格律看似複雜,但實際並非難事。近幾年「灼見名家」所舉辦的「腹有詩書 — 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中皆有此環節,參賽者僅為小學生,對九聲六調、詩詞格律亦能完全掌握。在懂得分辨字詞平仄後,便可言詞性。雖然古人對字類的劃分諸如虛、實、活、死等,非等同於今日所言之動、名、形容詞,但在教學時,以此入門亦無不可。在掌握這些基本要素後,學生便已能動手對聯。William Glasser "Schools Without Failure" 強調要為學生製造成功經驗,使其由一個個小成功邁向大成功。看似高雅的對聯,原來也是易事,學生須臾之間便可懂得基本要素,正能給予他們成功感,從而引發他們精進的興趣。
五、結語
內地愈來愈多以古典文學為焦點的旅遊景點或節日,諸如陸遊文化節、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等等,可見文學對民眾之吸引。學習對聯、詩詞,便是了解中國文化的最好途徑,蓋因曾經的盛唐氣象,詩詞光輝,至今還為我們詮釋着何謂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