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教育與STEM教育結合的初探:一所小學紅十字會及童軍聯合訓練的經驗分享
引言
在當今教育體系中,體驗式教育日益受到重視,尤其是在提升學生的生活技能和社會責任感方面。這一教育理念強調通過實際參與和反思來促進學習,能與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相結合,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學習體驗。本文將探討救世軍田家炳學校循「有機結合」、「自然連繫」、「多元策略」、「互相配合」、「課堂內外」的方向,組織兩支制服團隊,即紅十字會及童軍合辦的「制服團隊體驗式領導才能訓練日營」活動為例,分析其在體驗式教育和STEM教育框架下的意義。
體驗式教育的理論基礎
體驗式教育源於教育心理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的理念,強調學習應該是基於經驗的過程。杜威認為,學生應在實際的社會環境中學習,通過反思自己的經歷來增進理解。在這種教育模式中,學習不再僅僅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參與、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體驗式學習的四個階段
根據科爾布(David Kolb)的體驗學習循環,體驗式學習包括以下四個階段:
1. 具體經驗:學生參與實際活動。
2. 反思觀察:學生對活動進行反思,分析所發生的事情。
3. 抽象概念化:學生從反思中總結出理論或原則。
4. 主動實驗:學生將所學應用到新的情境中。
STEM教育的意義
STEM教育旨在通過整合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來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思維。在現代社會,這些技能對於未來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STEM教育不僅關注學科知識的掌握,更強調跨學科的整合和實際應用。STEM教育的核心在於:
1. 慎思明辨: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在技術和工程方面的創新。
3. 團隊合作:強調在團隊中進行合作以解決複雜問題。
活動內容與分析
1. 活動背景
紅十字會與童軍的合作活動旨在提升學生的生活技能和領導才能。活動包括「洗米煮飯」、「炒菜煎扒」等日常生活技能的實踐,並通過戶外露營和遊戲進行團隊合作的訓練。這些活動的設計充分考慮了體驗式學習和STEM教育的要素。
2. 具體經驗
在活動的第一天,參與的學生已經開始進行生活技能的學習。他們不僅學會了如何洗米和煮飯,還學會了基本的烹飪技巧。這一過程中,學生們需要運用科學知識理解烹飪的基本原理,例如食材的選擇、數量、重量、熱量、保存、運送的控制等。另外,進行營帳架設時,學生亦有機會親身以實物操作形式體會面積、形狀、角度、立體圖形、對稱圖形等範疇知識。以上都是與STEM教育相關的內容。
3. 反思觀察
在完成烹飪後,學生們進行了集體的反思討論。這一過程使他們能夠分享各自的經驗,分析成功與失敗的原因,並從中學習。這與體驗式學習的反思階段相一致,學生們不僅在實踐中學習,更在反思中深化了理解。
4. 抽象概念化與主動實驗
學生們在反思中總結出烹飪的基本原則,如食材搭配的重要性、火候的掌控等,並開始思考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於未來的生活中。此外,透過團隊合作,學生們也學會了如何在合作中發揮各自的特長,這對於培養他們的社交技能和領導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教育價值與影響
1. 生活技能的提升
本次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生活技能,更使他們在實踐中學會了獨立生活的能力。這種能力在當今社會中尤為重要,能夠幫助學生在未來的生活中面對各種挑戰。
2. 團隊合作與領導能力
透過小組合作,學生們學會了如何有效地溝通和協作。在活動中,每位學生都被賦予了不同的角色,這不僅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也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了領導技能。
3. 價值觀教育的強化
活動的設計還強調了價值觀的教育。學生們在合作中學會了尊重他人、包容差異,這對於他們的個人成長和社會適應能力具有深遠的影響。
結論
紅十字會與童軍的「制服團隊體驗式領導才能訓練日營」是一個成功的體驗式教育案例,充分體現了以「體驗式教育」實踐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透過實踐和反思,學生們不僅提高了生活技能,還在團隊合作中學會了領導與溝通的技巧。這樣的活動不僅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也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未來,教育者應更加重視體驗式學習與STEM教育的結合,以培養出擁有正確價值觀而更具競爭力的學生。
*照片由供稿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