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繪本推動情境任務型寫作教學之實務分享
一、引言
寫作能力是人類重要的生活技能,然而,不少學生在寫作能力學習方面遭遇困難(Hashim, et al., 2023),例如文章缺乏深刻立意、欠缺寫作經驗及靈感、缺乏寫作動機及興趣、文章組織鬆散、未能以正確語法表達觀點等(Naibaho, 2022)。寫作能力之所以具有重要價值,是因為學生可透過書寫來表達自己看法及觀點(Umedilloevna & Olimovna, 2023)。不少研發發現,如果欠缺一定水平的寫作能力,學生便難以應付日常學習或未來工作的需要,最終為他們的個人發展造成負面影響(Baresh, 2022)。由此可見,寫作能力能有助學生發展學業及事業,因此,語文教師應深思如何解決他們的寫作困難,讓學生都能建構達到基本水平的寫作能力,以應付日後升學及就業的需要。
回到教育現場,筆者也發現學生普遍都有寫作困難,特別是缺乏靈感及經驗,也不明白寫作的意義及價值。因此,筆者便嘗試運用繪本作為教學材料,並將之與情境任務型寫作結合,盼望藉此帶領學生走進寫作世界,進而建構寫作能力,以及反思相關的品德情意價值。
二、繪本教學之功能
繪本教學是指教師運用圖文並茂的圖書教導學生不同方面的知識(范雅婷、潘裕豐,2023)。不少研究指出,繪本對學生不同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語文能力、創意思維、審美能力、價值觀念、生活適應等(陳涵榆、羅翠華、郭李宗文,2010)。另外,繪本教學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造學習知識的生活脈絡,是教師常用且有效的教學工具(吳善揮,2020)。由此可見,繪本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材料,只要教師能加以善用,便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他們建構學習脈絡,提升他們的知識、能力及各方面的發展。
三、情境任務型寫作教學之意涵
所謂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是指教師要求學生參與模擬現實生活情況的語文活動,並從中學習具實務意義的語文知識(Naqsyabandiyah & Dehghanitafti, 2023)。任務型語言教學理論強調教學者以真實的生活情境為設計教學的依據,讓學生從學習的過程中理解所學的真實意義和價值(蔡永強、侯穎,2010)。由此可見,任務型語言教學特別強調教學需以真實生活為基礎,拉近學習者與學習內容之距離,讓他們從中發掘學習意義,進而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情境任務型寫作教學是指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透過營造真實的生活場景,讓學生能代入其中並連結自身的經驗,進而寫出一篇達到寫作題目要求的文章(侯憲磊,2024)。情境任務型寫作教學能引導學生思考真實生活的需要,並為着解決該真實問題而進行寫作,這種作法既能讓學生理解寫作的實用價值及意義,也能讓他們明白如何以寫作解決真實問題,例如教師可要求學生代入指定角色,撰寫一封募捐信,以為有需要者籌募善款等(朱偉平、彭治萍,2023)。由是觀之,情境任務型寫作教學建基於真實的生活經驗,拉近學生與寫作之間的距離,讓他們更容易產生靈感並有所發揮。
四、運用繪本推動情境任務型寫作教學之實務分享
(一) 教學主題
為了讓學生理解「和平」的價值及意義,筆者選用妮可拉‧戴維斯、蕾貝卡‧寇柏的繪本作品《戰爭來的那一天》為教學材料,創設戰火中無辜百姓受難的真實場景,讓學生代入其中,以讓他們反思戰爭所造成的禍害。同時,繪本內容也能成為學生的寫作背景及脈絡,讓他們藉此反思戰爭對無辜群眾的傷害,以及他們所面對的困境。
(二) 教學對象
筆者以29位中一級學生為教學對象。他們的語文能力一般,在寫作時,經常出現欠缺靈感、無字可寫的問題。雖然他們的寫作興趣較弱,可是仍能按照老師的指示完成相關寫作。
(三) 教學設計
筆者盼望學生能透過是次教學,深化對「和平」的理解。其中,筆者運用繪本《戰爭來的那一天》為材料,引導學生反思「以愛化解一切紛爭」及「反對以暴力解決問題」的概念。《戰爭來的那一天》講述主角本來生活美滿,擁有一個完整幸福的家庭。可是,有一天,炮火來襲,使她失去至親,並被迫踏上逃離家園的艱苦道路。來到安全的陌生國家後,她又面臨融入新生活的困難。可幸的是,她最終也獲得當地人的接納,並重過新生活。筆者以繪本內容引入,並輔以不同的教學活動,創設寫作背景及脈絡,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深入反思「和平」、「關愛」、「接納」的價值及意義。
表1 「擁抱和平,接納弱小」繪本課程教學大綱
教學時間 | 教學目標 | 教學內容及活動 |
8節課 |
| 1.師生分享
2. 繪本閱讀:《戰爭來的那一天》 3. 文本討論
4. 戲劇活動
5. 繪畫活動
6. 情境任務型寫作
|
(三) 成效檢視
筆者以「李克特式量表」方式(1 分:非常不同意、2 分:不同意、3 分:普通、4 分:同意、5 分:非常同意)設計問卷,探討運用繪本推動情境任務型寫作教學如何影響學生的寫作興趣。根據表2內容,各題之平均值均有所上升,反映學生在參與本次教學後,都能提升寫作興趣。
表2 寫作興趣相關題項
題目 | 前測 | 後測 | 比較 | ||
平均值 | 標準差 | 平均值 | 標準差 | 平均值變化 | |
1. 我喜歡寫作。 | 2.28 | 0.96 | 3.14 | 0.69 | +0.86 |
2. 我願意參與寫作教學的課堂活動。 | 2.38 | 0.82 | 3.45 | 0.91 | +1.07 |
3. 我覺得寫作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 2.35 | 0.77 | 3.69 | 0.89 | +1.35 |
4. 我經常有寫作靈感。 | 1.76 | 0.74 | 3 | 0.89 | +1.24 |
5. 我喜歡寫作課。 | 2.86 | 0.83 | 3.66 | 0.97 | +0.79 |
根據表3內容,後測各題之平均值均有所上升,而且都達到4分或以上,反映學生在完成本次教學後,都能深化對「和平」價值之認同度。
表3 品德情意相關題項
題目 | 前測 | 後測 | 比較 | ||
平均值 | 標準差 | 平均值 | 標準差 | 平均值變化 | |
1.我明白和平的重要性。 | 2.93 | 0.59 | 4.41 | 0.63 | +1.48 |
2. 我們應包容和關愛受戰爭影響的難民。 | 3.14 | 0.74 | 4 | 0.81 | +0.86 |
3.我們應以協商方式解決紛爭。 | 2.52 | 0.51 | 4.07 | 0.75 | +1.55 |
4.我們凡事都應以和平方法解決問題。 | 3.14 | 0.74 | 4.03 | 0.68 | +0.90 |
5.我認為戰爭並不會帶來和平。 | 3.03 | 0.73 | 4.24 | 0.44 | +1.21 |
從圖3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到學生A能掌握《戰爭來的那一天》的核心內容。她能理解戰爭爆發後,居住地將會受到嚴重破壞,同時只能逃亡活命。然而,其圖畫中仍留有一朵鮮花,可見她在困難中也能保持正向樂觀,盼望有天可以重建家園。由此可見,學生能理解受戰火影響的無辜群眾之處境,也能明白戰爭的殘酷。
圖3 繪畫活動作品(學生A作品)
根據圖4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學生B能透過《戰爭來的那一天》的內容,明白「和平」的可貴。他能指出在戰爭爆發後,其所承受的災難及痛苦。而最重要的是,他能從一瞬間的戰火中,明白從前沒有及時向母親表達愛意,實在是一件令人非常遺憾的事。另外,他也能說明自己在變成難民後的慘況,可見其能掌握戰爭的負面影響。由是觀之,學生B能透過教學深入理解戰爭的影響:導致人民流離失所、失去家人。同時,他也能明白「和平」的重要價值:可以和所愛的人平安在一起。
圖4 「戰爭來的那一天」寫作作品(學生B作品)
五、總結
這次教學以繪本《戰爭來的那一天》為本,創造「戰爭來臨」的情境,輔以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包括師生分享、閱讀繪本、師生討論、繪畫、寫作,一方面讓學生反思「和平」的價值,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明白寫作的意義,使其更有興趣和意願書寫文章。根據問卷和課業分析的結果,我們發現學生確實能提升寫作興趣及對相關價值的反思。事實上,中國先賢強調「文以載道」,一篇好的文章應有深刻的反思,並帶出深刻的道理。繪本正好能加深學生對世界的認識,引導他們反思不同的價值觀,最終讓他們吸收養分,並將之化作自己的寫作靈感及反思。未來,筆者會嘗試引入不同的教學繪本,引領學生認識世界,擴闊視野,儲積素材,反思價值,成為一個能寫出深刻動人的小作家。
參考文獻
Baresh, E. F. (2022). Developing Libyan undergraduates’ writing skills through reflective journaling: A critical literature review.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3(1), 27-35.
Hashim, H., Rojalai, A., Sarangapani, S., Kana, A. A. A., & Rafiq, K. R. M. (2023). The use of iPad in enhancing creative writing: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young ESL learners. Creative Education, 14(7), 1440-1452.
Naibaho, L. (2022). The analysis of students’ reading and writing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english at universitas kristen indonesia. Jurnal Konseling dan Pendidikan, 10(1), 157-166.
Naqsyabandiyah, N., & Dehghanitafti, N. (2023). Developing task-based learning materials to improve students’ vocabulary mastery viewed from linguistic awarenes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3(1), 37-52.
Umedilloevna, S. M., & Olimovna, A. M. (2023).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teaching writing. Texas Journal of Philology, Culture and History, 17, 17-20.
朱偉平、彭治萍(2023)。任務型寫作的情境設置摭談——以統編教材單元寫作教學內容為例。語文教學通訊,46,68-69。
吳善揮(2020)。繪本教學應用在香港國中融合班「失智症患者友善教育」之實務分享。雲嘉特教,32,39-65。
侯憲磊(2024)。高中情境任務型作文模式下的學生思辨能力培養探究。時代教育,5,88-90。
范雅婷、潘裕豐(2023)。繪本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學童視覺藝術表現及創造力之影響。創造學刊,14(1),92-123。
陳涵榆、羅翠華、郭李宗文(2010)。泰雅文化融入繪本教學。幼兒教育,299,55-70。
蔡永強、侯穎(2010)。問題與思路:華語文教材之練習設計的多維考量。華語文教學研究,7(3),7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