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電影家教世界大戰
俄烏、以巴的地區戰事總被渲染會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但我們會認真地反思前兩次世界大戰嗎?
高中課程實施後歷史科的修讀人數大不如前,加上九年義務教育對歷史教育的不重視,相信市民若要反思世界大戰,或協助子女認知過去現代世界曾發生過的戰爭,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登入教育局課程相關的網頁瀏覽,就會發現小學常識科「了解世界」主題內有一個叫「戰爭與和平」的事例;初中歷史科雖然有個課題「20 世紀的國際紛爭及危機」內含「兩次世界大戰」,但這個課程並非必須開設的。前文提及的高中歷史課程每年只得四千多人修讀,修讀率不足一成。
當外媒報道上述戰事時渲染為引爆新一次世界大戰,或有評論員分析當前局勢有如上世紀三十年代戰前的蕭瑟時;我們的中小學生實在難以有感覺,即使想啟動思考也不容易。作為家長或非科任老師,要與學童展開討論,其實亦存有相當難度呢!
不過,可以把切入點架設於電影院。帶子女入場睇戲前後,借助電影內容進行家庭教育:可能只有的十數分鐘討論時間未必產生出具體結論,但問與答過程已是一段很好的學習時光。
年初上畫的《奇蹟列車》(One Life)和《特權樂園》(The Zone of Interest)都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作為講故事的平台。前者涉及一位英國人營救捷克猶太兒童的經歷;後者描述一個納粹軍官的家庭平常生活,但從側面寫照納粹德軍屠殺猶太人的恐怖。選擇那一齣作品,應視乎子女的年齡和認知能力;不過中心問題就是,為何世上會發生這種事?
戰爭與殺害無辜百姓、戰爭將為社會或世界帶來甚麼、為何有些國家要發動戰爭、在戰爭陰影下平民百姓如何度過日常生活…;可以探討的問題很多,甚至由此產生對近代歷史的探索興趣。即使正規課程內沒有具體列明,但引起學童關注世界曾發生過的事,藉此反思此刻週邊出現的大小問題,卻是身為父母師長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