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和資訊素養

不論是任教中學或小學,圖書館主任也需要遵從教育局的課程文件指引。小學的課程指引中,閱讀是七大重點之一。而中學的課程指引中,也有提及「從閱讀中學習」。資訊素養在廿一世紀中也佔了很重要的角色。現今的環境比以往轉變了很多,所以學習資訊素養也應該由小開始學習。因此,任何一間學校的校長和老師也會搞盡腦汁,用不同的方式和活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和資訊素養。

 

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2024年更是首個「香港全民閱讀日」,政府也很重視閱讀。

 

作為圖書館主任的我,我的使命和興趣當然是令學生喜愛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並非即時可以變出來,圖書館主任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從而慢慢累積下來。

 

首先,要營造校園閱讀風氣並非只有圖書館主任一位的責任,校長、副校長、課程統籌主任以至各科教師,在學校推廣閱讀文化、幫助學生連結各學習領域和科目閱讀經驗、以及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方面,都擔當重要的角色。因此學校應採用全校參與模式,並盡可能也邀請家長支援,各科主席也要好好和圖書館主任溝通作跨課程閱讀,尋找外界支援也有需要。

 

然後,閱讀環境和配置也很重要,以便學習、運用、反思、鞏固及內化閱讀策略。例如:舒適的閱讀空間、節日時也增添圖書館內的節日氣氛(順道推介有關節日的圖書,也可配合節日而有一些圖書活動)。

 

閱讀活動是很重要的一環,學生可以透過不同的活動來提升他們的閱讀和資訊素養。《邊走邊讀—跟著圖書走》一書中,也提及了不少圖書活動、資訊素養學習工具和外間可合作圖書活動的機構。圖書活動的多樣性是很重要,不要只偏向了寫閱讀報告。閱讀也可以很有趣,只要花點心思,安排不同種類的圖書活動給學生。

 

家校攜手合作推動閱讀也是非常重要,家長可嘗試在子女幼稚園和小學階段就和子女一起看書,互相交流閱讀後的感想。家長減少批評,多點鼓勵和讚賞,相信子女的閱讀動機也會大大提升,閱讀表現自然提高。

 

圖書館主任亦是推動資訊素養的角色,圖書館作為校內重要的資源中心,有助培養學生辨別、搜尋及使用資源能力,所以圖書館主任有責任提升學生資訊素養能力及技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藉着圖書課可以教授學生如何引用資料來源、尊重知識版權、如何從互聯網或訂閱數據庫中評估電子信息、協助學生有效和符合道德地運用資訊及資訊科技,並培養他們成為負責任的公民及終身學習者。

 

總的來說,閱讀對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閱讀是開啟知識寶藏的鑰匙,閱讀是學生能學會學習的其中一個重要關鍵,作為圖書館主任應把握每一個機遇,透過與不同持份者所築構成的關係網絡,為學生創造條件,讓他們打開這個知識寶庫的大門,使他們在人生的路上最終能學會學習,主動學習,並具有終生自學的能力。

 

此外,圖書館主任亦應培養學生正向價值觀,透過為學生挑選不同的閱讀素材,進行或參與校內校外不同的相關閱讀活動,讓他們成為社會上一位位具有責任感、關愛社區,愛護國家的良好公民。

 

 

 

 

*照片由供稿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