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學校情境中發展資優教育
一、引言
在學校眾多學生成長工作之中,資優教育應視作優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談到照顧學習差異,因為資優學生通常能自行應對基本學習要求,一般來說不會對教師的教學造成困擾,這令教師較容易和普遍留意到的,多數是學習能力稍遜、行為問題較多的學生。因此,過去在學校的情境中,資優學生的教育需要一直備受忽略,當前的工作是正視他們的需要,並制訂機制使他們得到充分發展的機會(教育局,2008)。研究指出,如資優學生潛能未展、情意管理不足、視野目標太窄,對他們的影響均非常深遠(教育局資優教育組,2020)。加上,當學校期望能持續提升自身的教育質素,視資優學生的培育是必須關注的。
二、學校發展資優學生培育的目的
校本資優教育的目的,是讓資優學生獲得合適的學習和發展機會,讓他們在學術及非學術的寬廣學習範疇中發揮潛能(資優學苑,2020)。綜合而言,除學習技巧之外,培育還包括領導才能、創造力及人際交往能力,以照顧他們的社交情緒需要,以及培養他們對世界、對國家、對社會的承擔。
三、資優學生常見的困難、挑戰和需要
3.1 學習方面
資優學生一般在知識的獲得、記憶和邏輯思考上,較同齡的學習夥伴具備較高的能力,但他們未必擁有整全的學習技巧,有時也會因為課程深度和廣度不足而令其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又或學習的潛能未能發揮至應有水平。如何提升學校正規課程的深度來照顧尖子的學習需要?如何鼓勵尖子學生善用課餘時間自主學習?這些都是學校教師幫助資優學生突破學習框框的方向。
3.2 生活經驗方面
社經地位與生活經驗對資優學生的前備知識及學習經驗有重要影響(香港教育研究所,2017)。除了課堂學習之外,視野和眼界體驗對尖子學生尤其重要,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對自己的高期望和未來的職業志趣。如資優學生能參與各種課外或教育活動,他們可以得到更深入、更廣泛的教育(施茵茹,2019)。因此,不單要為尖子學生開拓正確社會觀,也要在他們需要時提供經濟或資源上的支持,以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
3.3 生涯規劃方面
當尖子學生能訂立屬於自己的明確目標和職志規劃,他們就會得著意想不到的動力,就像頂尖運動員視比賽獲勝為明確目標,可以將全心精力全投放在訓練中。筆者多年來接觸不少學習能力和潛質都很高的學生,但他們沒有清晰的升學目標,又或目標只是入讀收分中等的大學課程。主要原因在於他們並不了解原來大學也有更專業或高要求的精英課程,當他們從生涯規劃輔導過程中找到更適切自己的目標院校、課程或未來工作規劃,他們會變得非常積極上進。
3.4 為資優學生設計逆轉潛能未展的計劃
教育局一直提倡以學校為本位,根據「三層架構推行模式」(教育局資優教育組,2020)(見圖一),筆者嘗試開展校本尖子培育的計劃:
根據我們的實際校情,第一層支援已有一定的基礎,接下來就要思考如何開展第二層和第三層的支援,參考「三方焦點模式」(Sylvia Rimm, 2008),實施抽離式計劃(第二層)及校外支援(第三層)時,特別需要詳細了解學校、家庭和學生三者的相互作用,繼而設計個別化的校本特色尖子培育計劃(見圖二),隨著校本框架的訂定,具體計劃目的和內容亦陸續步向實踐(見附件一)。
四、結語
就實踐第二層和第三層支援而言,本校尚在初步發展階段,希望可以引起家長、教師和資優生之間對「發展和提升空間」的關注。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有了適切的期望和對計劃內容的認同,才能結合眾人之力,共同為本校尖子培育計劃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香港教育研究所 (2017)。《照顧學習多樣性/照顧學習差異(適性教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施茵茹(2019)。〈資優教育的國際視野〉載於《現代職業教育》第27期,頁140-143。
教育局(2008)。《香港資優教育的發展》。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資優教育組(2020)。《在課堂內外支援資優/高能力學生情意及學習需要的策略(中學)》。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資優教育組(2020)。《資優教育:讓每個學生盡展潛能》。
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資優學苑(2020)。《願景和使命》。香港: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網頁。
Sylvia B. Rimm(2008). A Six-step Program For Parents and Teachers. Why Bright Kids Get Poor Grades: 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 Scottsdale, AR: Great Potential Press.
附件一、校本尖子培育計劃
計劃目標:
- 為學業優異的學生提供額外資源和空間,協助他們發展潛力和培養自信心,敢於追求更高層次。
- 讓尖子學生懷抱世界視野、國家情懷,成為具社會責任感的公民。
- 讓尖子學生成為學生之中的模範及奮鬥目標。
計劃內容:
計劃準備內容:
- 校內行政安排
- 尖子遴選機制
- 校內聯繫:各科組、教師及學生
- 校外聯繫:家長、社區聯繫、校友
- 成效評估
此文曾刊載於《創知中學教研文集》,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