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能量加油站
*文章按上版日期排序

能量加油站

  • 駱賓王巧布局 檄文振聾發聵

    《古文觀止》收錄了駱賓王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清人過珙讚譽它寫得「聲光奕奕,山嶽震動」。其不單申明大義,更能調動人心,讓這一篇檄文以波瀾壯闊的節奏直指人心,無怪乎被人譽為古往今來「三大檄文」。
  • 天人合一的生命教育

    每年九月是香港學校開學的月份,家長及學校用心栽培的社會未來「小主人」,在讓他們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是否也應該檢視我們教育的目標是什麽?教育的基礎是什麼?怎様才能培育出有始有終、有責任感、有遠見、愛自己、愛家庭、愛社會、愛地球的社會未來主人翁?
  • 無翻耕種植:拯救地球母親的地下革命

    人間世上並無廢物,因為一切的存在都是合理的,都有價值的。正如無翻耕種植中,那些枯死的植物殘體,並不是毫無價值的廢物,而是大地生生不息的根源。
  • 后羿是射日英雄

    根據古籍記載,中國古代曾有兩個「羿」。第一個「羿」的事蹟見載《山海經.海內西經》。至於後來出現的「后羿」,是夏代有窮氏的部族首領,事蹟見載於《左傳.襄公四年》。「羿」與「后羿」,年代不同,事蹟不同,形象不同,但由於二人都以善射聞名,同稱為「羿」,故漸漸被混為一談。
  • 七月十四是鬼節

    農曆七月十四,香港俗稱為「鬼節」,或曰「盂蘭節」、「中元節」,傳說地府鬼門打開,陰間亡魂可重回陽間,直至七月三十日鬼門關上。此一期間,長輩訓戒後生不宜夜出夜歸、靠牆行走、戴紅穿黑,傳說日久,已成民間習俗。
  • 甲辰春末徹夜細雨紛披 憶鄺健行老師(外五首)

    為紀念鄺健行教授忌辰一周年,璞社於五月二十六日舉辦紀念座談會,余參與盛會,時未成詩,深以為憾。回憶八十年代中,余曾旁聽鄺教授健行老師課。時鄺師已屆知命之年,「杜甫詩」課上,座無虛席,一室鴉雀無聲,皆奮筆疾書。
  • 讓良好行為變成習慣

    人的行為由思想決定,但若把人的行為形成習慣,行為習慣反而會影響思想,最終影響性格。例如孩子每完成功課便獲得讚賞,孩子便用心去做,希望繼續獲得讚賞。漸漸地,孩子用心做功課的行為形成習慣,日後就算沒有讚賞,孩子也自覺用心去做。
  • 治大國若烹小鮮

    治理國家的元首,首要是知人善任,把合適的人才,安配在適當的職位,但每人的性格都不同,所以國家元首要對下屬有適當的調控,令各人互相補足,才可發揮所長,治理好國家。
  • 以身作則孝順父母

    身為父母,孩子的學業成就當然值得高興,但最令人安慰的是有個孝順孩子。怎樣才有個孝順孩子?不是靠天賜,而是適當的教導和大人的潛移默化,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 全村的力量

    據說非洲有個說法:教育一個孩子需要全村莊的力量。這裡所謂的力量,包括主動自覺的社會政策﹑宣傳推動和潛隱不自覺的價值觀﹑群眾壓力。除了金錢物質的投放以外,更包括了社會的文化氛圍和傳統習慣。
  • 反思「奧運」:心理質素 — 致勝之道!

    《道德經》有云:「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意即:能夠戰勝別人,是有力量的表現;但能夠戰勝自己,才算是強者。相信奧運精神也蘊含箇中真諦!
  • 外來蔬果

    不少中學生怕修讀歷史科。理由多是討厭死記硬背。其實修讀任何科目都要牢記若干硬資料,關鍵是懂得掌握哪些是「重要」的資訊;如何把這些的資料連結到周遭相關的事物﹐理順彼此的關係。
  • 「老師,您教的都是沒有用的東西!」

    老師教授學生的不止是知識及技巧,看似沒有用的東西,才是最有用的東西。看到學生成長,得到好成績,就是老師最大的鼓勵及安慰!
  • 家庭中的「抗挫能力的保育」

    做事成功否,要看源頭,尤其教育事。否則,難以順利發展,日後的教育,都能只是小修小補。相信人類擁有着眾多的本能,只要我們把本能保護好,讓本能發揚光大,人類的高階能力便得到保障。
  • 《如果》— 獻給我們熱愛的中華大地

    參觀珠海留學文化館,感慨萬千。志士仁人,前赴後繼,為國家建設無私奉獻,化身水點,燦若星辰。感慨今天安穩生沽,來之不易,當恒懷感恩,常思精進,共勉!
  • 追求學業與運動的夢想

    我是袁諾文 , 香港男子重劍隊精英學生運動員計劃成員之一 , 藉「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 」, 同時追求運動與學業的夢想。下一學年我將入讀香港城市大學的社會及行為科學系。
  • 精神健康教育

    在學校推廣精神健康,最關鍵是教師需有積極正向的價值觀,才能有效推廣精神健康。試問當成人遇上困難,會如何應付?遇上挫折,如何面對?這些都會跟如何引導學生面對困境的處理方法有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