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實踐
*文章按上版日期排序

教育實踐

  • 疫情三年復常後的大中小學現象

    失去了三年正常的中學校園生活,對疫情後的大學生造成多大的影響呢?或許,大家認清事實後,年輕人努力自強外,每人都多走一步,每人都多出一分力;在日常生活中,在制度中,去接納,去關心我們身邊的年輕人,是目前來說大家即時可做,及有機會成為及時雨的一步。
  • 青少年在多變年代的掙扎:誰能聽見他們的聲音

    連串學生自殺事件下,坊間往往歸咎於「學習壓力大」、「不是虎爸虎媽的錯,就是考試制度出了問題」云云。本文作者結合前線教師和社工接觸了解,指出「不難發現學童的壓力來源除了來自學習及考試,亦有不少是源於其他原因」。
  • 別偷走孩子的童年

    在成長歷程中,失敗是不能避免的事,分別只在於多與少、深與淺。從失敗中檢討、學習,以致如何面對挫折,是兒童成長的珍貴經歷。
  • AI賦能教師提升互動式教學質量 促進學生全人發展

    「人工智能與課堂教學分析應用系統」助力創新課堂教學評估,挖掘高質量的課堂教學規律,爲教師提供有價值的洞察,協助教師進行個性化的教學內容,支持深層學習和高階思維培養,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及課堂教學水平。
  • 電腦教育

    解決創科人材的治本良方是先擴大創科培育教師的基石,培育香港學生把握創新科技這顆種子,必先有更多的園丁去播種、耕耘及栽種,並延伸至更多的教學研究,以達至科教興國。
  • 將正向教育的信念滲透日常每一細節

    要將正向教育的信念融入日常每一細節內,首要是擁有共同的價值觀。老師以提高學生幸福感,心理健康為核心價值。學校裡的每一位成員不單純以學術成績評估學生表現,而是欣賞學生的不同能力,積極為學生開拓多元活動。
  • 班主任工作有感

    教育是育人的工程,而班主任正是這項工程的工程師和設計師!每位老師都有成為「優秀」班主任的方法,但「用心」一定是成就優秀的不二法門。感激和感恩我能擔任班主任,陪伴學生一起經歷珍貴的生命成長!
  • 領袖訓練活動及商學課程有助啟發學生領導潛能及培養正向態度

    學生從領袖訓練活動及商學課程提升了什麼?老師們可運用商學課程知識管理各學生組織及培養更多學生領袖。
  • 學生內地考察交流成效的我見

    建立國民身份認同不能單靠書本和講述,親身的感受和觀察至為重要。所以,學生如果能夠回到內地,親身體驗和實地考察,他們對國家的認識和感情才會慢慢提高。
  • 全人教育 — 音樂不可缺 (參賽經驗分享)

    中國 — 六藝是:禮、樂、射、御,書、數;樂,排行第二!樂是天地的和諧之音,可以陶冶性情⋯⋯西方 — 德國的哲學家尼采說:沒有音樂,生活是沒有意義的⋯⋯
  • 跟創意教師對談 領略何謂創意教育

    創意教學評審計劃以示例不斷燃點教師教學的熱誠、創意、創新與創造力,為我們的學生提供更優質及多元的學習,最終獲得專家大師的認可,並能廣泛推廣及分享。
  • 學友社第32屆「全港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同學展現傳媒素養

    透過計劃一連串的新聞選舉及培訓工作坊,增強中學生閱讀新聞的廣度與深度,提高對香港社會、國家事務及國際局勢的認知,從而增強他們對現代中國的認識,培養反思能力,作出批判。
  • 初研關心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

    中文科需要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不少小學生無從入手抗拒寫作,而老師一般要花較多時間批改和解說作文。團隊研究運用GenAI批改作文,利用科技結合語文科教學材料,提升小學生對寫作的學習動機。
  • 打造森林學校 實踐環保教育

    學校所處的打鼓嶺,以往是人煙罕至的邊境禁區,使得生物棲息地得以保留,為校園提供豐富生物多樣性的環境。學校善用環境,向學生推廣綠色文化,培養他們對生態的興趣,更先後9度獲得綠化校園工程獎冠軍。
  • 家長投訴教師的處理

    投訴文化的普及和有家長以消費者自居,前線教師面對家長投訴時遇到不少的挑戰。筆者建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情商和抗逆力,同時要學習調解技巧和熟知校本處理投訴的程序,而更重要的是做好校內的家長教育。
  • 建立愛校、愛國文化,培養身份認同

    我們學校一直致力於推動國民教育,培養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和科技的興趣。注重給予學生多元的學習活動機會,及培養學生對科技的興趣和認識。學校的環境佈置也是我們重視的一環。
  • 鯰魚效應對準老師的新啟發

    相信具備鯰魚特質的準教師能夠發揮獨特優勢,在提升個人競爭力之餘,亦能夠為聘請校方帶來新思想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