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議題探究
*文章按上版日期排序

議題探究

  • 生成式人工智能於當下的社會文化意涵 — 一個教育/創作工作者的反思

    人們運用生成式 AI 仍處於初探階段,面對新事物,如同陰陽有兩極,一邊正饒有趣味、興致勃勃,另一邊廂則難免瞻前顧後,然而萬物總有其平衡與交接處。
  • 運用科技演繹文化 助力香港旅遊業發展

    現在全球的旅遊業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旅客更希望體驗以自然、藝術為主的文化旅遊。據估計,在未來10年裡,全球對文化旅遊的需求將會增長14.4%,到了2033年,預計全球文化旅遊的收入將達到約230億美元。
  • 幼教品質的昇華

    教育品質有宏觀及微觀之分。宏觀教育品質是整個教育體系的品質,稱為「體系品質」。是指其與系統規模、結構和效益等的協調問題。微觀教育品質會最終結果會體現在教育對象上,這是指教育的水準高低和效果優劣的程度。
  • 為孩子面對未來世界做好準備

    教育培育人才,不是為了社會當前迫切的需要,而是為了長遠的需要。學校所做的一切,是為孩子在未來二十年後的社會立足,我們要有前瞻性,要思考未來二三十年的世界有什麼變化,為孩子們做好準備。
  • 「童擁 AI 計劃與編程教育普及化」研究摘要及建議

    「童擁 AI 計劃與編程教育普及化」研究,檢視現行計劃需優化之處,亦探討強化高小編程教育之策。研究會提出8項建議供特區政府及各持份者參考。
  •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尊德性」與「道問學」的合一

    朱子作為儒學的集大成者,「尊德性」與「道問學」孰輕孰重,自古便無公論。筆者謹以此文,冀能拋磚引玉,為傳統文化貢獻己力。
  • 談教師專業操守

    • 作者: 吳智滙 (香港大學教育政策與社會學部博士研究生、藍田循道衞理小學校董、藍田循道衞理小學校友會主席、華英中學香港校友會副會長)
    • 刊登日期: 2024年5月16日
    • 關鍵詞:
    近年,一些香港老師在課堂內外的行為,引起社會大眾對教師專業操守的討論。本文將就兩方面進行討論:(1) 老師能做甚麼?不能做甚麼?(2) 老師在工餘時間的行為,應否受到限制?
  • 愛國教育要與時倶進立德樹人

    愛國教育要先從小學堅實地打造起來,堅持為國育才作根本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讓學童耳濡目染,從小建立正確價值觀,厚植愛國情懷和意識。
  • 提升中學文憑證書(HKDSE)國際地位:策略與路徑 — 兼論引入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國家的可行性

    中學文憑證書(HKDSE)作為香港中學教育的終端評估機制,對個體學生的升學與就業產生深遠影響,同時也是衡量香港教育品質與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考慮到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倡議對區域教育合作的重要性,本文進一步探討將HKDSE引入這些地區的可行性。
  • 小學人文科的政策初探

    特首李家超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把小學常識科分拆為科學科及人文科,並於2025/26學年在小一及小四起推行,後逐年擴大至各年級。
  • 從王維、李白、杜甫三家詩看中華文化的「根」與「魂」(中)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累積深厚,其中有看得見的物質文化,有看不見的精神文化,有經歷長久而形成的制度文化。三者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但三者之中,貫串著一種精神,我們稱之為「魂」。繼上文論王維詩之後,本文續論李白詩。
  • 香港普通話的過去與將來

    從普通話發展歷程可以看到,那是一個有步驟有配套的發展,是香港政府配合回歸而推進的教育改進。聲入心通,歸屬順暢,人人得益。
  • 從王維、李白、杜甫三家詩看中華文化的「根」與「魂」(上)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累積深厚,其中有看得見的物質文化,有看不見的精神文化,有經歷長久而形成的制度文化。三者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但三者之中,貫串著一種精神,我們稱之為「魂」。
  • 屏幕閱讀可以嗎?

    始自上個世紀課程改革的倡議,閱讀成為四個關鍵項目之一。廿多年過去了,業界人士花了不少精力、選用很多創新手法、設計出林林總總的閱讀配套活動,但閱讀風氣卻仍是不算滿意。
  • 面對知識更新換代的挑戰與學習過程中的困難

    本文探討了人工智能(AI)在教育領域的深遠影響。從孔子的自主學習理念出發,文章分析了AI如何革新教育模式,提供個性化學習方案及評估方法,並指出教育系統如何應對AI時代的挑戰,培養適應未來的學生。
  • 愛國主義教育法與香港學校的國民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群體在青少年,主要基地在學校。和內地學校的教育傳統及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不同,香港學校多年來開展的是「國民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一詞對多數香港學校和教師來說可能是「新概念」。作者認為《愛國主義教育法》可從三方面為學校國民教育提供新的保障,包括具體方向、法治和社會共識,學校可從完善校本特色、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以及促進家庭和社會教育結合,為國民教育提質增效。
  • 香港教育的再出發與港人的發展前景(上)

    香港回歸祖國已超26年了,作為一個香港土生土長的港人,我當然很關心未來十年香港的發展前景,以及跟著的走勢。可幸的是,不光這三年自現任香港特首上任以來,有一番新的氣象;而國家在中美矛盾重重的情況下,更建立了一套飛躍性的全面發展理論。這在教育方面,特別表現為習主席指出的要打造中國(人)知識體系的大方向。
  • 小學資訊科技教育起步,培養未來領袖

    小學推行資訊科技教育是為了確保學生在數位時代中具備必要的技能和素養,這不僅有助於他們的學術成就,還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和參與現代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