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學設計
*文章按上版日期排序

教學設計

  • 一夢傳承:以劍擊活動推行價值觀教育

    讓學生透過不同的劍擊活動,身體力行,將中國體育強國的夢一路傳承下去。
  • 古文,從何入手?

    本文以具備中學程度的讀者為對象。先指出學習古文的價值,再從「讀什麼」、「怎麼讀」兩個角度,簡要地指出學習古文的基本方法。
  • 「承傳」中華文化 實踐價值觀教育

    • 作者: 馬美珍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 中文科科主任、對外推廣委員會副統籌)、羅啟心(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科主任、環球課室統籌)、鄺立恆(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 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組統籌、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主任)、洪昭隆(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副校長)
    • 刊登日期: 2024年3月27日
    • 關鍵詞: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以「承傳」中華文化為題,跨學科推動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國民身份認同。
  • 山野「生」蹤

    考察及認識古蹟,認識香港鄉村族群結構、歷史建築、地區歷史及民風習俗等。透過體驗式學習,認識及感受瀕危雀鳥遷徙時所面對的各樣威脅。從日常生活所接觸到的事物認識濕地的種類及重要性
  • 考察紅花嶺、蓮麻坑 — 帶及法定古蹟愛國商人葉定士故居的文化和生態研習

    研習紅花嶺、蓮麻坑一帶和葉定士故居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探索蓮麻坑的生態系統和物種多樣性。 學習如何保護、維護和推廣蓮麻坑一帶及法定古蹟葉定士故居的文化資產。
  • 2022/23 年度山野「生」蹤 — 尋找失落的漁村

    教學目標:學生從活動中可瞭解傳統漁村獨特文化、認識中國傳統古窰的特色及作用、感受中國傳統漁村的各項美德及價值觀,並對文物古蹟保育及活化作出建議.
  • 孩子,我們怎樣一起遊覽博物館 — 談如何發展我國博物館學前兒童教育

    • 作者: 劉詠思(香港教育大學客席講師、香港兒童發展及腦神經專科中心家庭教育顧問、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兒童發展顧問)
    • 刊登日期: 2024年3月27日
    • 關鍵詞:
    讓博物館成為童年必到之地,成人必須考慮內裏的軟、硬環境設施配套,是否對兒童友好,本章內容帶出一些建議供參考。
  • 「龍的傳人」的啟蒙

    文化啟蒙是學前教育重點之一;而文化傳承是教育責任的重要任務。踏入龍年,讓幼兒與中華文化互動起來,玩玩創新的遊戲。
  • 為學生創造有利條件 培養愛國正向心

    學校圖書館主任除了要具備本科的專業知識外,還要具備愛國愛文化的情懷,身體力行,在有限的條件下,為學生創造空間,以多方面的進路讓他們認識自身的文化傳統與及培養愛國正向心。